不過對和馬來說,這倒是件好事,畢竟他已經打算如流星一般劃過夜空了。
“看起來不用擔心記者們了,是南條家做了什么嗎?”美加子看向南條。
南條聳肩,然后看了眼委員長。
“總之,不用擔心了。”委員長伸了個懶腰,“終于可以開始享受文化祭了。”
**
這個時候,記者們雖然陸陸續續的走了,但和馬的傳說卻在北葛氏高中的校園內越傳越邪乎。
什么和擁有天籟之音的女劍客跟和馬對決啦,什么和馬曾經的女人找上門來要和南條對決啦。
最扯談的版本是美加子的百合情人過來找和馬單挑搶美加子。
反正沒有一個傳言說女孩聽了和馬作曲的音樂才過來的。
畢竟被音樂吸引的知音雞湯,哪里有前任VS現任來得刺激。
從這點看,世界各地的群眾的好惡出奇的一致。
此時北葛氏高中可是有很多外校過來參觀文化祭的人,還有不少慕名而來的社會人、以及劍道界的關系著。
當然,本校往屆的畢業生們也有不少趕來參加了母校的文化祭。
畢竟日本的社會中,同校校友的關系也是非常重要的聯系人與人的紐帶。
那些著名大學帶給畢業生的除了學問和文憑,最重要的就是讓他多了一個校友圈。
最明顯的就是警視廳內部的東大畢業生,用金表識別“自己人”,構成了所謂的金表組。
不是東大畢業的就去青森甚至北海道之類的地方當個十年縣警再說吧。
北葛氏高中的OB會勢力當然沒有東大那么可怕,但是這么多年下來也有不少人靠著累資歷爬上了社會中層。
靠考大學完成階級躍升的也有不少。
這一下可好,高三B班發生的事情,注定要通過這些外校來的學生以及回母校玩的OB們之口,帶到校外去了。
消息傳播的另一個直接影響,就是和馬他們班今天第二次演武,人嘩啦啦的聚集了一大堆。
和馬看著擠在教室外的人山人海,產生了即視感,想起上輩子國慶假期出門旅游時見識過的噩夢景象了。
他正打算問委員長來這么多人怎么辦——總不可能全放進來吧?
這時候教室里的擴音器響起來:“這里是學生會長日南里菜,三年B班注意,三年B班注意,因為人都去你們那邊看演武了,禮堂現在沒幾個人看話劇社的新劇。
“學生會研究決定,你們搬到禮堂進行演武,重復,你們搬到禮堂進行演武。話劇社的新劇以及之后要在禮堂進行的活動,將根據時間表向后順延。”
和馬不由得看了眼前話劇社成員岡田杏里——那個田谷同學貌似又被他喜歡的學妹拉到話劇社去幫忙去了
岡田杏里也是一臉復雜的表情。
對上和馬的目光后,她嘀咕道:“怎么這樣,我沒想搶后輩們的風頭啊。”
“沒辦法,誰能想到突然跳出來一位少女制造了這么大的話題度呢?”和馬聳了聳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