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媽撇了撇嘴,不再說話。
和馬:“在旅游開發之前,這里過得很苦嗎?”
“瞧您說的,果然是城市里的大少爺,農民不一直都挺苦的嗎?”便利店大叔自嘲的笑起來。
和馬:“城市里農產品價格這么高,我以為……”
“狗屁,為了維持那個高價格,農協禁止我們生產太多,誰多種就不收購他的產品,不幫他采購種子和農機……”
便利店大叔嘆了口氣:“我們這里離東京又太遠了,不然的話倒是可以試著自己開車去東京賣,完全甩開農協。賣的價格雖然低,但是有多少就能賣多少,哪怕算上汽油錢也能賺更多。”
和馬“哦”了一聲,他忽然想起之前自己和晴琉在逃跑的時候扔的南瓜了。
根據大叔的說法,晴琉她家白峰會幫助農民進城賣瓜,是件大好事?
難怪那個瓜農對晴琉那么畢恭畢敬。
和馬還想繼續問問去年那個登山事故的事情,便利店的大叔卻站起來拍拍屁股:“好啦,我也該回去工作了,我看見野田奶奶在往這邊走了。你們要去神社就趕快,博子因為要照顧生病的奶奶,時不時會提前開溜。”
大叔一邊說一邊走向便利店。
和馬看見不遠處一名老太太推著輪椅正往這邊走,輪椅上放著購物籃——她應該是把輪椅當手推車兼拐杖用了。
這大概就是野田奶奶。
那老太太看大叔打開便利店的門,便笑道:“山田,你又偷懶啦。”
和馬正想說日本真就遍地山田,就聽大叔無奈的嘆氣:“就說我不姓山田……唉,野田奶奶,你還是老樣子對吧?”
“是是,一直以來麻煩你啦。”老奶奶把輪椅推到便利店前,拉上手剎,然后把身體的重量大半壓在輪椅上。
不姓山田的便利店大叔拿起輪椅上的購物籃,就進店去。
野田奶奶扭頭看著和馬跟玉藻,笑道:“喲,這是誰家的后生回來啦?”
和馬剛張嘴,點心店的大媽就搶答道:“他們不是鎮上的后生,是東京來的大學生。”
“啊?學生?現在的學生長得真快,這么高,還有這姑娘,嘖。”老太太咋舌。
和馬也看了眼玉藻,她的側影確實讓人忍不住會“嘖”一下。
“你們是回來過暑假的吧?”野田奶奶繼續嘮叨,“我們這里能抓到東京沒有的大獨角仙哦。”
看來老太太已經完全糊涂了,把和馬他們當成了回鄉下過暑假的小學生。
日本這種情況還挺常見的。
一開始只是經濟騰飛初期,城市家庭暑假里為了減輕負擔,把小孩子送回鄉下爺爺奶奶家住。
后來日本學者給這種行為編了個正當理由:讓孩子親近自然,接受自然教育。
再后來這就成為一種教育標配,日本的小學校開始在暑假里布置各種暑假課題,讓學生觀察記錄自己種的花草,或者養的昆蟲記日記,當成暑假作業的一部分。
這種東西逐漸成為日本人的“爺青回”,直接催生出《我的暑假》這個系列游戲,同時也影響了《牧場物語》和《精靈寶可夢》等游戲。
不過,和馬又瞥了眼玉藻,就她這曲線老太太得有多糊涂才會把她當小學生啊。
這時候便利店大叔拿了滿滿一籃子東西出來,放到輪椅上:“好了。下周見。”
野田奶奶掏出一摞有零有整的鈔票遞給便利店大叔:“謝謝你,山田。”
大叔欲言又止,最后還是選擇不吐槽老太太,收下錢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