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手也馬上把收回去的手前推,讓劍刺出,但是終究是慢了一步。
和馬聽見兩聲先革撞擊胴甲的聲音,兩個音隔得很開,幾乎不會被混淆成同一個聲音。
他扭頭看裁判。
主裁并沒有舉旗,但是被加塞進來的妹子已經高高的舉起了代表和馬得本的小旗子。
主裁判看了眼談洲樓博司的方向,這才舉起了代表和馬得本的小旗。
“東京大學隊,一本!”
京都的中鋒稱贊道:“實際對上之后,才發現你比想象的還要厲害啊。心服口服。”
和馬正要回應,就聽見觀戰的人里有人喊:“葛飾的迅雷!名不虛傳!”
他腦海里自動替換成了鐵嶺的疾風,頓時有種自己劉能附體的感覺。
對話間,兩人回到了起始線,重新擺出了架勢。
結果對手直接玩賴,手臂在身側豎起,把刀橫置。
這個瞬間,觀戰的人里有人發出了噓聲。
和馬太熟悉這個架勢了,上輩子作為兵擊愛好者,也關注劍道圈的事情,杭州有一次劍道比賽,邀請了拿過玉龍旗的日本選手過來參賽,這家伙對上中國選手就直接擺這個姿勢,在劍道圈引發了不小的爭議。
不少人覺得你玉龍旗選手本來實力就更強,還玩這招,不講武德。
但是劍道規則里,從來沒有規定不能這樣擺架勢。
所以也有人覺得沒有禁止就可以用,并沒有什么問題。
兩邊為此撕了很久。
和馬中段持刀,和對手對峙。
實戰中這個架勢沒什么卵用,所以實戰劍道根本就看不到這個架勢相關的研究——既沒有人研究破解,也沒有人研究怎么開發潛力。
因為就沒有潛力可以開發。
但是競技劍道中,這個姿勢可以說活用了規則的漏洞。
最關鍵的地方還是競技劍道只算打中有效部位的有效打突,所以可以放心大膽的用身體其他部分接劍,只要不怕疼就行。
和馬突然踏步向前,看起來就要出劍,對方也立刻反應,準備用大臂擋下和馬的劍然后順勢橫掃反打——
然而和馬這只是虛晃一招,他馬上就后撤了。
對手也立刻剎住就要揮出來的攻擊,恢復架勢。
和馬本來是準備騙對面橫掃出來,趁著他刀的位置不好的空檔強突,沒想到對面不上當。
暫時找不到突破口,和馬開始側移,對方也馬上向相對的方向移動,兩人就開始進入俗稱的“二人轉”環節。
突然,和馬計上心來。
對方這個架勢是惡心那些想打中有效部位的人的,如果我根本不想取得有效打突呢?
我就按實戰劍道的思路來打呢?
打定主意的瞬間,和馬踏步向前,對著對手豎起的大臂就掃了一劍。
對面幾乎同時要反打,結果剛發力,就因為手臂中招中斷了發力。
不但如此,他還叫“嗷”的一下叫出聲。
這就是實戰劍道中這個架勢根本沒用的原因,大臂被砍中的人是不可能還用手揮劍反攻的。
如果是村雨那樣的名刀,這一下整個手臂都沒了,反打個毛線,捂著手臂嚎去吧。
對手一邊揉大臂,一邊憤恨的看著和馬。
和馬:“我想打面的,真的。”
“你分明瞄著我的手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