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馬把中段持刀的姿勢換成了下段持刀。
觀戰的人立刻發出了一圈驚呼,因為他們都不知道和馬干嘛這樣。
和馬的想法其實很簡單,面對下段持刀切落就變得很難用,而且一般切落都是對著上段或者中段的攻擊來進行練習的,基本不會有針對下段的切落練習。
他就是逼著對面變招。
雖然下段是個在劍道比賽中不常見的姿勢,但是對方面對的可是魁星旗獲得者,經歷過多次生死對決的現代劍豪桐生和馬,他肯定不敢賭和馬是亂來的。
對方想了想,忽然前踏步發動攻擊。
下段持刀砍腿很方便,但是要命中競技劍道的有效打突區難度比中上段難多了。
而且下段還不好展開防御。
對面顯然認定了這是攻擊的絕佳時機。
看來室谷匡志對自己劍道相當的自信。
和馬往側方滑步,毫厘之差躲開對面的直斬,隨后下段上挑,掃向對手的胴甲。
但是室谷匡志直接提高了自己的重心,和馬這一刀就打在了裙板上。
同一時間,對方雙手持刀橫斬,打和馬的側身。
和馬直接雙手向上提起,拉起刀身格擋。
這個過程中和馬的竹刀碰到了胴甲的有效命中區,但是競技劍道的有效打突并不是碰到就算贏,得有相應的出劍動作,有的裁判甚至還要求有前踏步這個腿部動作搭配,才能算有效打突。
和馬放下橫斬,直接快步前推維持竹刀交鍔。
他想試試看能不能迫使對方在后退的時候出問題,畢竟剛剛對方提高了重心。
連著前進幾步之后對方腳下踉蹌了一下,和馬立刻后退拉開,也不調整姿勢,直接前踏步,出刀。
下盤不穩的室谷匡志倉促應戰,格擋得非常勉強。
他想維持交鍔爭取調整姿態的機會,但是和馬沒有給他機會,閃電般的收刀再出擊——二連打!
室谷匡志不愧是25級已經站在凡人頂點的高手,第二下居然也防了下來。
但是現在他已經完全陷入被動,連用切落的機會都失去了。
和馬連續猛攻。
疲于應對的室谷匡志終于在接下第五劍之后出現了重大破綻,竹刀從手里掉了出去。
按照和馬上輩子的記憶,劍道比賽中掉刀并不算輸,只是很多時候掉刀的人會因為羞愧主動投降。
臉皮厚接著打沒人能說你什么。
但是這邊規則顯然不太一樣,在刀掉落地上的時候,觀戰的人發出“哦”的聲音,而主裁判也舉起了旗子。
“東京大學先鋒,擊落對手竹刀,獲勝!”
和馬挑了挑眉毛。
他之前已經發現兩個世界的劍道規則有些不一樣:在上輩子,他記得很清楚刺擊只有命中頭盔下方一塊專門的護喉部件才算有效打突。
但這邊顯然刺中胴甲也算有效。
正因為之前就發現了這個區別,現在的和馬并不是十分的驚訝。
原來這邊刀掉了就算輸啊,他默默的記在心里。
那豈不是會誕生很多針對武器的打法?
只要力氣夠大,對著對面竹刀招呼過去,一下子打飛就贏了嘛。
不過竹刀這種本身就能緩沖和吸收力道的設計,要把竹刀打飛的難度想必相當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