騙鬼啊,哪有這么巧的事情!
“明明是我唱歌把你召喚過來的!”
玉藻歪了歪頭:“歌?”
裝,你就裝。
他想要站起來,因為這樣仰視玉藻的話,某個部位太搶鏡,會讓和馬想到自己最近經常夢到的場面。
可是和馬一使勁,才發現腿腳有些不穩。
他下意識的想要抓住附近的凸起作為施力點。
好在玉藻動作很快,兩手抓著他的胳膊把他架住了。
不然和馬就要變成一個在大庭廣眾之下襲*的*漢了。
“還是這個視角比較正常。”和馬俯視著玉藻說,“所以到底怎么回事?”
“是神隱吧。”玉藻回應。
你剛剛還說是幻覺的!
仿佛感知到和馬內心的吐槽,玉藻繼續說:“其實大部分神隱都是幻覺或者謊言哦。有些人賭馬把剛剛發的工資花掉了,回去就會謊稱遭了賊,有些人去和小三鬼混幾天不回家,就會謊稱自己被神隱。
“雖然這些事件大多數在報警之后都很快查明了真相,但是他們說的謊言還是會被擴散開去。
“因為大多數人更喜歡神隱之類的神秘事件,更愿意擴散相關的傳聞。”
和馬看著玉藻,咋舌:“不愧是你啊。我以后要是警視廳沒考上,就去寫輕小說,題目就叫《住在我家的大妖怪立志成為科學家用科學解釋一切》。”
“這么長的小說標題會被出版社拒稿的。”玉藻笑道。
哦,對了,現在輕小說這個概念還沒被炒起來,被許多人當成輕小說起源的《聽到濤聲》甚至還沒被創作出來。
所以這個時代的小說標題還是講求精簡,比較惜字如金。
“所以到底怎么回事?認真點。”算上夢里的那次,和馬這是第三次提這個問題了。
這一次玉藻沒有再打岔:“隧道啊什么的,都是神隱和靈異事件的高發區。
“特別是那些不顧實際需要強行修建的隧道,因為車流量極少,而且疏于維護,所以會很有氛圍,深受靈異愛好者的喜歡。
“我買了那么多靈異雜志,幾乎每隔幾期就有記者實地探訪某某隧道的專題。
“看靈異雜志我總會感嘆,政府到底浪費了都少稅金在修這些沒卵用的工程上啊。”
和馬點頭:“我看北海道開發計劃的時候也有同感,建那么多高速公路難道是為了給熊遛彎嗎?”
“關于這個,其實北海道的高速公路也有方便駐扎北海道的裝甲師團反擊蘇聯登陸部隊的意圖在里面哦。”
“那我猜這些路的最終用途是方便蘇聯裝甲集群挺進北海道腹地,等一下,我們在說神隱呢,有蘇聯什么事啊!說神隱啊,康姆拉!”
感嘆的最后那個康姆拉是“同志”的英文,而且和馬模仿了一下蘇聯口音。
玉藻被逗樂了,笑得可開心了。
笑完,她繼續:“一般來講,越是人煙稀少的地方科學的權能就越低,所以那些偏僻的隧道啦、廢棄的學校和醫院啦,說不定真的會有通往常黯的縫隙。”
和馬:“我剛剛看見的那些叫常黯啊,我知道我知道,這是一種幻覺,你不用再強調了。”
和馬看玉藻的表情就覺得她要來強調了,趕忙阻止她。
“關門海峽的舊海底隧道修建了那么多年,”玉藻繼續說,“到了晚上車流量變少之后,成為常黯的入口也不是什么稀奇事。畢竟關門海峽有那家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