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去購物網站看了無人機和攝影機,都不便宜,用來拍攝節目的少說也得兩三萬塊錢。
運動相機的話倒是有現成的,花蘭楠也有一套,倒是可以省下幾千塊。
李牧魚正瀏覽著網頁呢,手機突然就響了,是花蘭楠。
“喂!”
“你真的要搞節目啊?”花蘭楠問,之前在大王灘李牧魚就跟她說過這件事,她還以為李牧魚說著玩的,沒想到現在就開始招人了。
“當然啊,固定嘉賓就你和我,花老師出場費可別收太高。”李牧魚調侃。
“……不是,你來真的啊?”花蘭楠還是難以相信。
“當然是真的,我連贊助都拉好了,找到攝像就開始錄制。”李牧魚正色道。
“連贊助都有了?”花蘭楠可相當驚訝。
“當然,我和一個魚竿廠達成了合作。”李牧魚沒說自己入股飛魚的事。
“真……真邀請我當嘉賓啊?”花蘭楠突然扭扭捏捏了。
“當然。”李牧魚很肯定,這個節目他就是給花蘭楠設計的,只是前期她一個人鎮不住場子,他必須參與拍攝。
“那我回去!”花蘭楠迫不及待道。
“……別急呀,正式拍攝至少下個月才能開始呢,目前還處于策劃階段。”李牧魚道,花蘭楠現在還在云省,跑一趟不容易。
“那我得回去參與策劃呀!”花蘭楠還是堅持。
“也好,你回來后我們好好設計一下節目,招到攝像的話,我們還得試著錄制一些磨合。”李牧魚也道。
“那行,我馬上回去。”花蘭楠匆匆就掛了電話,要拍攝節目了,你信?不要錢她也必須參與。
李牧魚的招聘信息發上網絡后,引起了不少的討論,不過郵箱卻遲遲沒有動靜,這讓他很是忐忑,這不會是沒人感興趣吧?
刷新了半天郵箱,終于陸陸續續有人把簡歷投了過來。
看簡歷,都是專業的,但簡歷真看不出什么來,關鍵還是他們附上的作品,李牧魚就得好好是審核。
結果大部分都是短視頻的攝像師,拍得倒是不錯,但和他的要求也不符合呀,他這個屬于紀錄片吧?短視頻拍的好,不代表能拍好紀錄片,鏡頭是有藝術的。
結果李牧魚還真看到了一位紀錄片的攝像師,簡歷還很厲害,有過幾個微電影的拍攝經驗,還獲獎了。
附上的幾個作品鏈接李牧魚都認真看了,對風景的拍攝他感覺很有意思,有一種紀錄片大片的感覺。
而且從簡歷上看,這哥們還是一個全才,會視頻制作這些,其中一個微電影就是他獨立完成的。
“郝建龍。”
李牧魚從他的簡歷里找到了電話信息,直接給打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