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身殘志堅,卻依然想靠著自己,而不是國家供養的人們。
他嘆了口氣。
“技術進步,也不全是好事!”他說道。
移動互聯網浪潮下,他的書店是犧牲品。
雜技、馬戲、木偶戲、猴戲……
也是犧牲品。
但……
這就是歷史大勢!
不可阻擋,無可違逆!
順之者昌逆之者亡!
像他這樣的普通人,除了張開雙臂歡迎外,沒有別的選擇。
走出夜市,他抬起頭,看向山頂的公園。
于是,沿著山路的臺階,走上前。
這個公園有著百年歷史,同樣是為了當年的這個重工業基地而建設,是提供給工人們休閑與娛樂的基礎設施之一。
類似的設施曾經遍布整個城東區。
可惜……
如今……
靈平安看著身周一個個斑駁的臺階,破損的圍欄。
這里已經年久失修了。
好在,這個公園有足夠的歷史底蘊。
所以,即使已經很晚了,還是有很多人在山上的公園。
大多數是老人和孩子。
在一盞盞路燈下,公園的樹蔭與噴泉廣場里,人們或散步,或游玩。
靈平安看著,也有了些童心。
他抱著自己的貓,走了進去。
忽地,他發現了左手邊的一條下坡的臺階下,似乎有人群在聚集。
很多老人,都圍著一個攤位,議論紛紛。
靈平安于是好奇的湊過去,于是,他看到了那個攤位上,坐著的一個赤著上身,頭上纏著紅布的男子。
一個小女孩,拿著一個銅鑼,站在他身后。
她字正腔圓的對著圍觀的人群,和一個小大人一樣的拱手:“各位父老,各位手足……”
“我們父女從楚地而來,路經貴寶地……”
“依祖訓,請以扶乩,為父老解疑疏難!”
“倘得靈驗,請以一日之房資、飯錢以償!”
靈平安聽著,也看到了那個精壯男子身前,擺著的東西。
那是一個簸箕,簸箕里似乎放著一層薄薄的細沙。
男子手里拿著一支筆,雙眼緊閉著,不發一言,只由那個小女孩在其身后說話。
靈平安看著,頓時好奇起來。
作為文科生,扶乩這種東西他是知道的。
大抵是古代的一種封建迷信。
有些類似神打。
只是……
靈平安的眼角,瞥到了那男子簸箕前的一個小小的銅像。
銅像上用著古代的繁體字寫著:太陰女君、云中神主、高媒女神之位。
靈平安心中似乎有根弦被撥動了。
上學時學過的一篇文章,不由自主的浮現出來。
“浴蘭湯兮沐芳,華采衣兮若英……”
屈子的大作,文科生沒有不讀的。
所以……
“他們扶乩的神明是云中君?”
這就有意思了啊!
因為,一般的扶乩者,大都是什么菩薩、佛陀、帝君之類。
像云中君這樣的古老信仰,講道理,現在不是該已經消失匿跡嗎?
“難怪他們這么慘……”靈平安想著。
現在封建迷信不應該是以普羅大眾更熟悉的那些神明為主的嗎?
云中君?也太陌生了吧?
難怪圍觀群眾,只看不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