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要來使者,犯得上“密使”嗎?還請為兄弟之邦……目的是什么?
“吳三桂……說清帝是想要借機正位,同時打壓鰲拜,于宋國百害而無一利。”楊康還是不習慣直接稱呼“吳三桂”。
“恩。”楚鹿人一副高深莫測樣子,之后點了點頭,又向楊康打聽了清廷最近的狀況,記在心里之后,便開始真的教他“九陰神爪”,以及對應的那部分內功。
僅僅是“九陰神爪”,其實楚鹿人都已經不大看得上,之所以沒教全本的《九陰真經》,主要還是對楊康并不放心。
最后楚鹿人不忘了感嘆一句:“他畢竟養了你十七年,你直呼其名像什么話,只是不讓你助紂為虐、利益上劃清界限,又不是讓你六親不認。”
“謝師叔祖。”楊康聞言感動道。
楚鹿人也是察覺到,楊康對此是十分不適的,真要高標準嚴要求,只會助長他“倒回去”的心。
相反楚鹿人將標準放低些,楊康反而能游刃有余的漸漸倒向自己這邊……
囑咐楊康自己努力練功之后,楚鹿人連忙去找黃蓉,將楊康之前和自己說的,又說給了黃蓉,請她幫自己參謀參謀。
沒有令楚鹿人失望,黃蓉思忖一二后,雖仍有不明朗之處,但已經想通了其中關竅!
“我知道了!定是清廷在名分上,有所搖擺……早些年清廷順治剛駕崩的時候,謚號上還有‘高’、‘章’之爭,最后鰲拜一黨大獲全勝,至此他這顧命大臣才開始擅權專政。
如今康熙再提‘兄弟之邦’,還遣密使,想來無非是舊事重提,并且既然是瞞著鰲拜做這些……清廷內部恐怕就有大變!吳三桂雖給滿洲人賣命,但畢竟不在中樞,只怕也不十分清楚!”黃蓉已經大體捋出了此事的核心。
大江湖的王朝進程很微妙,令楚鹿人有熟悉感,又十分陌生、“快進”十分明顯。
十七年前,吳三桂引清兵入關的時候,的確北朝當時已經在內部起義下,國都陷落、國君身死……
南渡重整宋室大旗的,的確“也”是趙構,名義上是神侯的爺爺,不過趙構這孫子大概是逃命時嚇破了膽,舉不起來、也沒有兒子,后來過繼了同宗兄弟之子、也就是神侯的爹。
短短五六年之內,發生了岳元帥北伐先大勝、后受阻、最后遭奸相昏君冤殺一系列事情,比較解氣的是,這片大江湖中的秦檜,在岳元帥死后第二年便暴斃,總好過原本歷史中,讓他又活了十幾年那么意難平,又一年,趙構也駕崩……
也就是十年前,神侯他爹繼位,好歹是一位有心北伐的,將秦檜的謚號從“忠獻”這個褒美之詞,改成了“謬丑”這個羞辱的詞,并且為岳飛平反。
可惜不僅志大才疏,無將可用,而且三年新帝便駕崩,不僅人走茶涼,同時因為蒙古人當時也已經逼近襄陽,宋廷再次回到守勢,史彌遠為首的朝臣,再次恢復了秦檜的謚號。
神侯的哥哥,也只當了三四年的皇帝,三年前又駕崩了一代,到了如今的皇帝繼位。
連續兩代皇帝短命,為了對抗借機膨脹的官僚集團,也就成了朝堂方面宦官受重用、如今隱隱尾大不掉的主因……
而清廷入關時,皇帝是順治,占據京師后,也著手南下滅宋,不過趙構別的不行,逃命還是有一手,搜山檢海愣是沒被逮出來,最后南渡衣冠、氣數未盡,議定劃長江而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