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聲過去,王耀祖也就不在奧克蘭多待了,留下阿曲和彭奕行兩個在這邊,其他人分散到各個城市之后便各自返回。
李向東和戚京生他們返回港島,各自還有事情要忙,而王耀祖換了個身份后還要去蘇聯一趟。
這也許就是最后一次來‘蘇聯’了。
……
“費利克斯,我的老朋友。”王耀祖再次見到費利克斯,雖然時間過的不長,但這家伙看起來老了不少,主要是精氣神什么的沒了。
那種超級大國北方艦隊總司令的精氣神沒了。
“很高興見到你,王。”費利克斯笑著給了王耀祖一個大大的熊抱,“走進屋,外面風大。”
進了房間之內,費利克斯把準備好的驅寒飲品拿了出來給王耀祖倒了一杯,一股濃重的酒精味立刻彌漫開來。
熱咖啡什么的,哪里有喝酒驅寒效果好!
真正的戰斗民族當然是要喝伏特加的。
王耀祖也不介意,陪著小酌了幾杯,隨便聊了聊最近的事情,費利克斯才說起正事,“你讓我辦的事情我已經幫你找好了,只是,這晶體管技術上,咱們確實干不過老美,有這代差。”
“沒事,這個我已經了解,我這邊是民用,而且也不是要制造一線的CPU,有點差也沒什么。”王耀祖笑著搖搖頭道。
前陣子,王耀祖前幾天因為吞下斯高柏的事便托費利克斯幫忙在蘇聯問一下有沒有合適的晶圓封裝廠能收購搬遷,這次來便是要最后擼蘇聯老大哥最后一把羊毛。
事實上,老大哥這邊的CPU制造能力并不差,老美有的,這邊也差不多都能造……反正是山寨么,軍事上的事,不丟人。
都說蘇聯一直更重視在核脈沖下生存性更強的電子管小型化,而不看好晶體管的未來,為此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甚至有很多人認為正是蘇聯在科技發展戰略上的錯誤路線,導致在冷戰中失敗。
美國確實在集成電路芯片上取得了領先地位,并在電子信息等等很多領域超過了蘇聯,但,事實上,蘇聯不是沒有晶體管技術,他們同樣有,只是確實落后于老美,落后大概5年左右。
五年而已罷了,算事嗎,咱們北邊落后幾十年不照樣是趕上了,只是王耀祖根據摩爾定律一算……臥槽,落后三代還掛零!
當然再如何也夠王耀祖現在用了,那說的畢竟是軍用上,這時候老大哥也有1.5μm的技術,有八寸的圓晶封裝廠建設能力了,雖然一年多前西門子就已經搞出來了。
但王耀祖依舊不覺得這個很差,到特么20年后8寸圓晶封裝廠還是特么主流呢的工藝暫時也夠了,至于未來的0什么的,到時候再升級嘛!
技術老怕什么,實在老了扔國內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