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赫斯特姆太累了,是心累。
他不喜歡孤獨,但自從父親去世后,他已經孤獨了上萬年了。
他不喜歡黑暗,記憶中,在他九歲的時候,父親抱著他所看的太陽,可真是溫暖。
但那之后,他已經在黑暗之中,帶著滿身的腐化,蜷縮了整整一萬年。
這漫長的人生,除了黑暗和孤獨,他就只有奧術相伴。
如今,在這生命已經走到盡頭之刻,他重新回到了父親的故鄉。
并不想轉變為亡靈。
便連對神性的不朽,他都沒有追求的欲望。
人生的最后之刻,他只有一個愿望。
他要以他的奧術,將那記憶之中的太陽重現,他要站在這太陽之下,將它作為自己的冕冠戴上,這是他和父親共同的美好。
最后,他要以這美好,點燃整個夜空,點燃世界的黑暗。
以此來告訴父親,他回來了,他從未忘記過他
維赫斯特姆這滿腔的溫柔之下。
夜空已經轉變成了白晝。
自地面看去,那銀月都在此刻失去的光彩。
一輪溫暖又燦爛的太陽,正綻開了它那無限的光輝。
這還是在地面。
此時此刻,在身處月星之上的艾薩克眼里。
當維赫斯特姆一邊在塑造“日冕之冠”,一邊還在驅動“蘇倫之淚”,無數的小行星正搖曳著璀璨的光尾,在不斷加速,乃至是如同不斷瞬移一般,聚集向他
“太陽”
“不僅太陽之神,他這對小行星的召喚,莫非還想塑造太陽之形不成”
“這是要”
已經不需要通過永恒之輪來探知觀察了。
星空之中的現象,艾薩克已是可以直接目光眺望到。
他的目光又深皺著。
此時的判斷,這吉斯維里克似是真在進行“升華儀式”,是奔著真正的神性而去,是如同所羅門的“封神儀式”,但還要更浩大。
但他隱隱間又有著不對勁之感。
吉斯維里克追求“太陽神職”
這是絕對的矛盾
但若不是如此的話,那現在這一幕,還能有何解釋
一時間,艾薩克也是琢磨不透了。
不過,琢磨不透的,只是這一現象的矛盾所在。
只就這儀式來說,他卻是有著不虛此行的贊賞了。
不管這吉斯維里克是不是真在追求封神,有一點他是可以肯定的,這儀式本身確實是有著“封神儀式”的內核。
所以,吉斯維里克邀他前來見證的話語,那“奧術杰作”,那“璀璨升華”,這是半點都不夸張。
現在,就看這家伙是不是真能大功告成了
對此,艾薩克也是不能作確切判斷。
如果吉斯維里克是要追求真正的“太陽神職”,只眼前的這一幕,自然是遠遠不足,他不可能一步登天,取代晨曦之神,成為真正的太陽神。
但如果吉斯維里克追求的,只是從屬于“太陽神職”的屬神權柄的話,這倒是有著一些成功的可能性。
準確說,是有著一點點的可能
吉斯維里克天生的“光死病”,這對他凝聚相關神性,影響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