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虎頭他們家那也算浙江人可說的卻是河南話。
不過他爹那話要是翻譯成后世的普通話那就是這個意思:“嚎你娘的嚎!再嚎老子把你從那樹上打下來!”
可是那樹上之人也能對付,有男人便喊:“哎呀大哥,你可是飽漢子不知餓漢饑啊!”
學問,那真的是學問!
千萬別說學問只是在書本上,所謂萬事洞明皆學問。
虎頭就在那夜可就長學問了,原來那是山里別處的野漢子眼見這個女人成了寡婦那就是來求歡的啊!
這時就又有人說了,說你這么寫還是涉粗俗下流。
呃——那好吧,你就權當是那個男人唱了一個山野版的《鳳求凰》吧。
聽聽,《鳳求凰》,想當年那可是一個叫司馬相如的玉面書生給一個叫卓文君的才女彈的曲子,你看這多高雅,盡管本質那都是一樣的。
好了,那個男子被虎頭他爹給攆走了,他爹自然就氣哼哼的回來睡覺。
可人都被折騰精神了那哪是說睡著就能睡著的?人又不是豬。
虎頭打小那就人小鬼大。
他就知道如果自己不裝睡著的話,他爹就得訓他所以他就躺那不吭聲。
然后他就聽他爹和他娘嘮磕兒,而在這個過程中他就再次得到了關于那個寡婦的信息若干,就比如這山里頭窮啊,想娶個婆娘那是真費勁,諸如此類吧!
可是就在他爹和他娘嘮磕嘮困了要睡覺的時候,窗戶外頭卻是又響起了那個野男人唱山野版《鳳求凰》那粗獷而又勾人的歌聲!
如此一來他爹也只能再次出去攆。
最終天快亮的時候,那個男人才沒有再來,而公雞卻也開始打鳴了!
虎頭小家里又不用他干什么活,白天他自然接著睡,夜里自然就沒覺了。
而就在那第二天的夜里,那個野漢子卻又來了。
而且那還不光第二天呢,人家卻是接上溜的天天夜里來。
而每天夜里都唱那山野版的《鳳求凰》。
可若是如此那也就罷了,可那個野男人這么唱,很快就鬧得整個莊子都知道了。
那光棍可不光是別的地兒有,虎頭他們自己村那也是有的。
于是村里的幾個光棍就不干了,他們卻是拎著木棒啥的來攆那個野男人。
可偏偏那個野男人極是彪悍,人家手里卻是攥了把砍柴刀,那意思就是誰特么不讓我唱《鳳求凰》我就和誰對命!
都說虎的怕愣的,愣的怕不要命的,那絕對是有道理的。
村里的那幾個光棍一看攆不走那個野男人,得嘞,要唱大家就一起唱吧!
于是就在某個晚上,就在虎頭家的外面卻是唱起了眾口鄉野版《鳳求凰》!
這回虎頭他爹都沒辦法了,他都沒法管了,那時候虎頭他才十來歲他爹也是人微言輕,他要是再管就犯眾怒了。
最后,還是虎頭爹找了村子里的老人,最后那老人征求了那個寡婦的意見才最終把那個寡婦重又嫁了出去。
而所嫁之人竟然還真的就是那個最早跑到她家門口唱《鳳求凰》的那個!
所以說嘛,漢人的文化淵遠流長那絕對是正確的。
什么叫“會叫的孩子有奶吃”?什么叫“早起的鳥兒有蟲吃”?
那會唱山歌的漢子有婆娘娶那也是同一個道理,如是如是,一切皆如是。
所以人家虎頭才搶前抓早,別看人家比秦霜小了好幾歲可人家就博得了秦霜的芳心。
所以古人叫童養媳,今人叫作姐弟戀,也是如是如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