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活命就不能怕丟命!沖啊!”商震復又大喊。
在昨天用過竹筅的莊丁不提,頭一回用竹筅的莊丁眼見竹筅殺敵竟然如此爽利,當時信心大增,一個個的不顧生死就也拼命的用竹筅開路往前猛沖。
什么叫當者披靡?
縱是瀛人兇悍卻也難擋那長達丈余如同刺猬般的竹筅!
一時之間,商震他們便如一條在海面穿行如梭的大魚,他們分開“波浪”便直直的朝著右前方遠遠的一棵孤樹沖了過去。
而瀛人們除了往上堆人硬阻竟然也沒有好的辦法!
至此,方才顯示出商震突圍之計的高明來!
他把莊丁們指揮得一愣一愣的,可他每次把莊丁指揮得一愣的相應步驟那都是經過算計的,那都是別有深意的。
他率隊前沖那根本就不是與瀛人拼命的,他的真實目的其實就是想讓瀛人看到,他們這些人用的都是短兵器。
讓瀛人看到他們用的是短兵器有什么好處?那就是瀛人毫無忌憚地過來追殺他們。
否則瀛人一看他們拿著那一丈多長的竹筅沖過來了,人家先給你來一排箭雨,或者打一排鉛彈,那么商震他們這一百來人又能剩下多少?
而商震之所以讓莊丁把兩面盾牌用長槍串在一起,其實那就是防止瀛人鉛彈的,他還擔心瀛人用火器向他們射擊。
先前在那兩座小山南面的高地上時,瀛人可是向他展示了有效射程達到二百多步的鳥槍。
既然鉛彈能打出二百多步遠,那穿透力就強,一面盾牌如何能擋得住?所以這就需要兩面盾牌。
正是出于上述目的,商震率隊接近瀛人之后,每人射了兩箭然后轉身就跑,甚至連盾牌都扔了。
如此一來,他們既激怒了瀛人,又讓瀛人看到了他們手中并無長兵器對瀛人沒有足夠的威脅,那么瀛人干嘛不追?
而瀛人追上來之后,他們就抄起了那草叢中的竹筅與瀛人進行近戰廝殺了。
這是瀛人在想拉開彼此間的距離,就已經不可能了。
就這片蒿草是商震決定突圍之前就已經觀察好了的。
往這片蒿草前進的過程中,商震讓所有拿著竹筅的人都躲在了盾牌手的后面,那就是怕瀛人發現竹筅。
而商震這一系列的設計還真就成了!
此時他們竹筅在手,縱使瀛人持刀向前,可誰又能扛得住那帶著五六個槍頭的竹筅的刺殺或橫掃?
就商震的這般安排,他本來是要對所有莊丁說的,他并沒有故弄玄虛的想法。
可是誰曾想瀛人就出現了。
戰機稍縱即逝,商震哪有時間跟眾人解釋?
商震帶領那些用竹筅的莊丁在前面猛沖猛掃,后面那部分沒有竹筅的使用刀槍的莊丁跟著就在后面補刀。
只是他們就是在補刀那也只是為了沖出去。
只要瀛人不攔著他們,他們也絕不會主動與瀛人廝殺,所有人就是一個勁兒往前沖。
商震他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終是在瀛人的隊伍中橫沖了過去,盡管后面瀛人緊追不舍,可畢竟雙方已經拉開了些距離。
戰斗有時要打的很激烈很血腥,而有時的戰斗又會打得很漂亮。
戰斗打成什么樣與指揮員思考的方向有很大關系。
正所謂一把鑰匙解一把鎖。
不知道都被瀛人追殺過多少回的商震終是通過自己一系列的神操作,帶著這些莊丁沖到了那棵樹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