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還是不追?一道選擇題擺放在了范思武面前。
當然要追!不追殺商震,他范思武如何能解心頭之恨?
范思武接連就下達了三道命令,只是頭兩道卻都不是追殺商震的。
第一道命令,他親自帶人回援自己的老巢。
第二道命令,他派出了上百人按原路返回去尋找自己的弟弟范思文。
而第三道命令才是追殺商震的,他又命令了幾十個騎兵加上一百個步兵接著去追殺商震他們。
頭兩道命令,那自然都有其目的性。
而第三道命令與其說是追殺商震還不如說是范思武是以此來泄憤的。
他也知道自己這一百來人想追殺商震他們很難,可是要不做點什么,他此心何甘?
在范思武的命令過后,他們這支隊伍自然兵分三路。
范思武親自帶兵回援老巢就不提了。
而就在他們分兵的時候負責追殺商震的那路人騎兵在前步兵在后,真的就大聲吶喊著向商震他們追殺而去。
可是就在范思武率兵轉身離開之后不久。
那只追殺商震的隊伍就“干打雷不下雨了”!
他們把喊殺聲喊了個震天響,可是無論那馬蹄子還是人腳丫子就都開始原地踏步了。
他們還會接著追商震他們嗎?
開玩笑,他們還怎么追?
論騎馬他們跑不過商震。
可就算是他們能跑過商震卻也不敢追。
現在他們的騎兵也只是幾十人。
剛剛追殺商震他們的時候,前面那一股幾十個騎兵都被人家殺了個七零八落,現在他們再追上去,是找死嗎?
于是最終他們這些追兵也只能目送著商震他們那幾個人慢慢走遠。
不過,帶隊的小頭目卻依舊讓手下的士兵高喊著。
他決定再“追”一會兒,這樣回去才能跟范思武有一個好的交代。
而這時負責尋找范思文的那支隊伍也正在按照他們過來時的路徑在路兩邊搜尋著。
這一路上,他們可是一直跟著商震他們了。
若說商震他們也有脫離他們視線的時候,那也只是在有樹林或者丘陵之類的障礙物的時候。
可是當范思武他們在繞過障礙物時,便又看到了商震他們。
所以商震他們也只能在有障礙物遮擋的時候把范思文藏在路邊,然后有個人躺在馬車上裝范思文就接著跑了。
盡管這種分析只是事后諸葛亮,可是這種分析無疑是正確的。
這是現實,可不是那種大變活人的戲法,誰也不可能把范思文一個大活人直接給變沒了!
最終。范思武的人還是在返回途中找到了小命猶在的范思文。
而范思文自然是被五花大綁的,連嘴也被破布堵上了,他被商震他們就扔在了路邊的一片樹林里。
當范思武的人將范思文嘴上的布扯掉后,范思文就不是好動靜的喊:“快看看我的腰!”
那些來營救他的人將他翻轉過來以后卻震驚地發現,范思武的后腰處卻是好大一堆螞蟻!
那些螞蟻無疑是聞著范思文的血腥味趕來的。
范思文被綁的一動都不能動扔在樹林里,那螞蟻聞著血腥味還不過來?
于范思文來講這是一樁慘劇,可是于那些螞蟻來講,卻正是一場饕餮盛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