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羅凡從一開始就沒想過讓海軍都進入他的“鳥籠”里。
羅凡的“鳥籠”說白了就是分身的領域,經過這大半年的開發,分身的領域已經初步穩定了,可以用在戰斗中了。
多弗朗明哥的鳥籠具備了囚禁,控制,屏蔽,撕票的功能,分身的領域也差不多。
領域一旦開啟,除了分身自己解除,就只有擊破領域才能出來,這個是囚禁。
在領域內分身就是領域的主宰,可以掌控領域內的一切事物,這是控制。
領域跟現實世界已經是兩個空間了,信息當然傳遞不出去了,這是屏蔽。
至于說撕票,對付一般海軍這票還不是說撕就撕?
除此之外,分身的領域還有一個鳥籠所不具備的優點,那就是領域是不透明的。
鳥籠外面的人能看到里面的戰斗,而領域外的人卻看不到領域里發生了什么,這樣可操作的空間就更高了。
當然,領域也不是完美無缺的,還是那個問題,分身的領域現在并不是最強的狀態,如果面對體術高手的攻擊領域還是有崩潰的可能性。
讓戰國跟三大將同時進入領域中,無疑會給領域造成極大的威脅,萬一他們突然變卦,一起攻擊分身的領域,到時候分身可就麻煩了。
所以羅凡一開始的目的就是只讓一到兩個海軍大將級別的戰力進入領域,剩下的留在外面就好。
羅凡很清楚,海軍是不可能百分百信任他的。
所以羅凡利用了這一點,一邊夸大其詞的介紹了鳥籠,讓海軍高層心生警惕,一邊又表現出不想讓傭兵團跟海軍正面沖突的樣子。
戰國同樣也不想讓海軍有無謂的犧牲,所以戰國中計了。
這并不是說戰國在智商上落了下風,只是雙方的情報并不對等,手里的底牌也不一樣。
另一方面羅凡這是陽謀,明擺著利用了戰國對普通海軍的重視,戰國會中計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搞定了海軍以后,羅凡心底的石頭算是落地了,不過接下來可就沒有捷徑可言了。
一天后,海軍總部馬林梵多海軍元帥戰國,海軍三大將一起出動,率領10萬海軍,前往了香波地群島。
世界zf那邊三軍統帥空親自帶隊,同樣率領了10萬戰士,趕往了香波地群島。
傭兵團這邊的人也已經回來的七七八八了,13萬傭兵團,到場10萬出頭,還有其余人在趕回來的路上。
隨著三方戰力的不斷匯聚,香波地群島上的居民們都不敢在這里停留了,紛紛乘船逃命。
海軍跟世界zf的兩支艦隊在36到40號島嶼前集結。
兩支艦隊加起來接近400艘軍艦,堵死了傭兵團的所有退路。
盡管傭兵團的成員們都已經有舍棄性命,跟傭兵團共存亡的決心了,但面對這么些裝備精良的海軍傭兵們還是有些發怵。
更麻煩的是,海軍和世界zf那邊的兵力是傭兵團的兩倍,高端戰力上的差距更是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