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憐啊,他們心目中的白月光,永遠的女神。
對于洪天娛樂,使用了最新的技術,讓“白伶”復活的行為,大家以贊嘆為主。畢竟初代歌后與當代天后的合作,本身就是精彩絕倫,十分華麗的場景。
特別是“白伶”吟唱,夏離哼聲附和的時候。
許多人沉醉于其中。他們依稀之間,仿佛看到了,一段穿越了時空的天籟之音。
那些沒在音樂節現場的人,后悔得把大腿拍青了。
隔著視頻,看不過癮啊。欣賞音樂,非常重要。不在那個環境,受到不到那種靈魂戰栗的感覺。
嗯……
以上是參加音樂節的人,得到的結論。
真假不重要。
關鍵是經此一役。
夏離白伶“組合”火了,登場的大大小小樂隊,也跟著火了。另外還有那些,本身沒有什么名氣的小歌手、小樂隊,也沾了光,小紅了一把,被一些娛樂公司看中,嘗試與他們接觸,簽約。
當然,最大的好處,自然是洪天娛樂。音樂節這個概念,已經不再是概念,而是實實在在的東西。
方方面面都得到了好處,自然鼎力支持。
在音樂節結束的第二天,各大音樂軟件的排行榜上,忽然出現了許許多多的老歌。
復古的風潮,再一次回溯。
對此,行業中人不稀奇。事實上,這是樂壇的常態。
隔一段時間,就有一段復古的浪潮。主要是新生代,忽然對老歌感興趣,紛紛入坑。
經典的歌曲,就是有這樣的魅力。
這也是擁有版權的好處,可以源源不斷的賺錢。業界人士紛紛感嘆洪天娛樂的大手筆,輕易就得到了回報。
音樂節的投入再多,只要形成了聲勢,就可以回本。
再之后,就是純利潤了。
不少人經過復雜的評估,得到了一個結論。
如果音樂節每年都保持下來,舉辦個三五屆,就是一個牽扯三五十億體量的大型活動。
這消息流傳出去,當天天籟公司的股價,就直接漲停了。
大家對洪天娛樂的評價,也更上一層樓。
緊接著,天籟公司召開了新聞發布會,當著上百家媒體的面,宣布了一個讓大眾震驚的消息。
虛擬歌姬“憐兒”上線。
眾人瞠目結舌。
大家眼睛不瞎,自然察覺所謂的“憐兒”,與歌后十分酷似,連聲線也差不多。
這是在打擦邊球嗎?
在記者質問的時候,天籟公司搖頭否決,堅決不承認這個事實。哪怕大家知道,對方是揣著明白裝糊涂,也拿對方沒辦法。
發布會結束。
大家立即下載虛擬歌姬。
發現她自帶曲庫,基本是“白伶”的曲子。
果然是掩耳盜鈴。
呸。
在唾棄的時候,有人想去舉報這個不法行為,但是他們一查就發現“白伶”的歌曲版權,基本在天籟公司手上。
這意味著,虛擬歌姬“憐兒”的曲庫,經過了天籟公司的授權,不存在任何問題。
至于“白伶”的肖像權、名譽權。
眾所周知,“白伶”孤苦一生,有過兩段感情,卻沒有好結果,所以沒有后人。
就算法律上,有名人的姓名、商標保護。但是人家的虛擬歌姬叫“憐兒”,又不是“白伶”。
官司打起來,也有得掰扯。
最終結果,估計是不了了之。
缺德啊。
有人感嘆世風日下,人心不古,卻悄悄地下載虛擬歌姬,在私下美滋滋欣賞。
沒辦法,現代技術下,二次元美女太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