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輛普通平凡的小車,那是《公主假日》中,小記者的座駕。
在拍電影的時候,周牧也沒有拉廣告,只是讓場記隨便搞一輛差不多的車子過來就行。
原來這款車的廠家,由于銷量不好,都打算放棄這個系列了。當電影放映之后,這款車爆了,半個月賣了三萬輛。
廠家自然狂喜,直接包了一百場電影,算是對周牧的感謝。
這是美談,也是營銷。
不管怎么說,經過這件事情,大家對于這款小車,也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現在看到,小車從使館之中,緩緩開了出來。電影的劇情,立即浮現在大家的腦海。
一瞬間,不知道是誰打頭,反正一幫人也顧不上思考,這到底是不是巧合,反正下意識地沖上去了。
只不過兩條腿,肯定比不上四個輪。小車輕快,越過了人群,消失在道路的盡頭。
“追啊,快……”
“車,誰開車來了。”
“喂,等等我……”
一群人亂了,好像無頭的蒼蠅,團團轉。
跑的跑,叫車的叫車,十分焦急。
當然,也有人冷靜,嗤之以鼻,“假的,這是假象,我敢打賭,小車肯定沒人,貝拉公主不在車上。”
一些人駐足,冷笑看了他一眼,又紛紛散開。
這人撇嘴,覺得這些人,真是愚蠢。
反正他不想費這個勁,他收拾東西,準備離開的時候,卻接到了上司的電話。
上司質疑問他,“你干嘛不追上去。”
他連忙解釋理由。
他理智的分析,覺得電影是電影,現實是現實。特別是看了電影之后,怎么還有人……
或者說,貝拉公主怎么可能,還通過這樣的方法,“逃離”出大使館呢,這不是在侮辱大家的智商嗎?
當然,他也沒有想到,其他人居然是沒智商的。想到這里,他難免沾沾自喜,有幾分優越感。
不過等待他的,卻不是上司的夸獎,而是咆哮,“……全世界就你聰明?”
“誰不知道,電影的劇情是虛構的……但是為什么,從貝拉公主下飛機開始,再到一個個行程,跟電影一模一樣?”
上司氣炸了,不客氣地怒噴,“說白了,她……或者她的幕僚團隊,打算借電影的熱度,造勢……懂嗎?”
“不管你懂不懂。總之,現在,馬上,立刻……”
上司聲嘶力竭,“給我追上去,如果拍不到照片,你明天不用回來上班了。”
砰!
座機話筒重重砸下。
那刺耳的聲音,讓那人呲牙咧嘴。不過一通大罵,讓他醒悟過來了,臉色陣青陣紅。
原來他不是聰明,而是自以為聰明。
也難怪。
一些人臨行的時候,眼神那么奇怪。他看別人愚蠢,估計別人看他,也差不多是這個結論。
也對。
干這行的。
誰也不比誰傻。
這人苦笑,想到了上司的話,也急出一身汗,匆匆忙忙叫車,跟著滾滾人流,一起追了出去。
這場景,自然通過媒體,傳播了出去。
網上又是一片嘩然。
“不會吧,不會吧,我傻了,本來以為不會發生的事情,居然真的出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