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說成名導演了,其實每個普通人,都十分“自我”。
忠言逆耳,苦口良藥。這個道理,人人都知道,但是聽得進去,又改正的能有幾個?
就如同某周大文豪的弟弟的名言。
好思想都寫在書本上,一點兒都未實現過;壞事情人間全做了,書本上只記著一小部分。
這才是人性。
大家都是這樣。
不管別人說什么,照樣我行我素。
作為導演,周牧都不在意外界的風言風語,那么劇組員工與一幫演員,又有什么好擔心的?
楊帆罵的又不是他們……
說句不好聽的,他們都沒資格被楊帆罵。
細數楊帆噴人的事跡就知道了,他罵人要么是開地圖炮,無差別攻擊一群人。比如說記者、影評人、觀眾什么的。
要么就是揪著一兩個人,洋洋灑灑攻擊,十分迅猛。
但是這“一兩個人”,基本是地位跟他差不多,或者只比他差一點的名流。
對于普通人,遠不如他的人,他從來是不屑一顧。
有無名小卒,發文罵他,不管罵得多狠,都懶得搭理、回應。逼急了,才回應一句,彼何人斯,居河之麋。
由此可以知道,楊帆非常高傲,一般人罵他,全當作是犬吠聲,不會理睬。
等好幾天,不管是青紅文化,還是周牧的官方賬號,都沒有任何回應,這讓許多吃瓜群眾失望。
“該不會是怕了吧?”
“說不定哦,畢竟楊帆好歹是也是大導演,他在行業中的資歷、地位,肯定不是周牧能比的。”
“他仗著老資格,‘批評’周牧這樣的后輩,周牧能怎么辦?回應了,授人以柄,落人口實,不尊重老前輩。”
“不回應,未必是怕,而是冷靜、理智。”
“就是啊。”
“……”
網上的爭論,也不是一邊倒。
要論名氣,周牧不比楊帆差多少,資歷的問題,完全可以憑借火爆的電影票房抹去。
沒有人覺得,周牧這樣的后起之秀,不如楊帆這樣的大導演。就算有人挑事,也會被周牧的粉絲識破。
不過私底下,一些人的言論,不少人覺得有道理。
“周牧拍文藝片,真是敗筆啊。”
“就是啊,不明白一些導演,為什么一定要為了獎項拍文藝片,榮譽真的有那么重要嗎?”
“不懂這種心態。”
“反正我是不會去看文藝片的。”
“哎,等他下部電影,再去影院支持吧。”
“……大家別去看了,等他的文藝片撲街,就該明白商業片才是他的基本盤!”
“……”
轉型之難,可見一斑。
但是一些影評人,卻是樂見其成。
特別是周牧的鐵桿,坐擁四五百萬粉絲的岑林,在他的公眾號上一連發了三篇文章,鼎力支持周牧。
“被誤解最深的導演——周牧!”
“商業大片掩蓋不住他文藝的心!”
“多一些寬松,少一點苛責!”
幾篇文章,非常的連貫,洋洋灑灑數千言,回顧周牧拍攝的一堆電影,然后得出結論。
這么多電影中,除了《初戀》、《公主假日》,那是青春片、愛情片的代表,內涵或許有所不足以外。
剩下的電影,特別是《超體2》,人文氣息十足。大家看了電影之后,不僅覺得爽而已,還可以引發深思。
或許有人杠,《超體2》的導演是余念,與周牧無關。
但是不要忘記,無數證據可以表明,這個系列的創意,來源于周牧,他參與到電影的創作中。
這意味著,《超體2》的許多觀點,那是他思想的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