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在塑造《銀英傳》的時候,周牧也有意識地淡化了其中的政治因素,強調了戰爭的場面。
一方面是怕和諧,另外一方面,也是由于……
他非常清楚,觀眾可沒耐心,在大屏幕中看影片雜帶私貨。
多數人看電影,就是圖個樂子,看個熱鬧。戰爭的殘酷,熱血,還有朋友、對手之間的豪情。
只要把這些東西,渲染十分之一二,就足夠打動觀眾。
這也是事實。
哪怕專業網站中,一些影評人針對《銀英傳》各種挑刺、貶低,卻架不住更多的觀念,為影片打高分。
9.3分的評價,跌破不少人的眼球。
要知道,這可是動畫電影啊。什么時候,“小孩子才看的東西”,居然也登大雅之堂了?
不管再多的非議,也阻擋不了《銀英傳》以兩天破五億的成績,排列檔期第一。
最關鍵是,各大影院的周邊產品,紛紛售罄斷貨。
補貨的電話,差點打爆了座機。
山海、奔騰,痛快樂著。
第三天,影片的熱度,還沒有下降。
相反,網上討論的人,也更多了。
閑得蛋疼的網友,為了爭吵萊因哈特與楊威利誰更利害,足足刷了幾千層樓。
兩個人的超話,更是超過了當紅流星。這期間,有沒有山海、奔騰在背后發力,就不得而知了。
反正這兩天,趙山海、王奔,沒少給周牧打電話。話里話外,就是在攛掇周牧,可以考慮啟動《銀英傳2》的事情。
對此,周牧很不耐,明確告訴他們,目前沒這個時間精力,也沒這個想法。
兩人不聽,一天三個電話,不斷地加碼。
不僅愿意跟周牧分享版權,還暗示了,如果他點頭,那么周邊的收益,也有得談。
雖然說,有了《銀英傳》的成功,打了一個好頭。
那么接下來的二三四五……等等,兩家公司完全可以撇開周牧,自己來運營。
但是有些事情,不是這樣計算的。
現在影片上映,打著周牧的名頭,吸引觀眾走進影院。
說明周牧這塊招牌,非常的好使。如果第二部,沒有了周牧的參與,再掛他的名字,就是侵權。
不掛他的名字吧,觀眾一看……
哇,周牧居然不是“導演”,質量有保證嗎?
一質疑,不看了,不稀奇。
行業中,最好“糊弄”是觀眾。有了第一部打底,那么第二部打著情懷的幌子,躺著就可以圈錢。
同樣的,最難“伺候”的,也是觀眾。如果影片,不能讓他們滿意,票房分分鐘崩給大家看。
巨頭公司,對這種情況,非常的熟悉。
自有一套規避“風險”的流程。
“原班人馬”打造,觀眾就吃這一套。
再說了,周牧打造動畫電影的能力,也得到了印證。放著締造成功的人不求,反而“舍近求遠”,這不是徒增風險嗎?
所以山海、奔騰,寧愿割舍一些利益,也要綁緊周牧。
可惜……
周牧沒這個心思。
接了幾通電話,就覺得煩了。最后吩咐小關,但凡是山海、奔騰的電話,一律不接。
之后,世界清凈了。
這期間。
行業中,風起云涌。
一些大公司紛紛宣布,也要啟動動畫電影項目。
他們下場,比小公司靠譜多了。
吃瓜群眾紛紛看熱鬧。
然后……
銀河舉行了盛大的新聞會。
洛離宣布,金雀花的銀河小鎮,即將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