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料這種東西,價格還是非常昂貴的,雖然沒有夸張到按粒賣,但是絲毫不比白糖的價格便宜,其中最貴的就是胡椒粉和肉桂之類的,像是蘇倫種植的香料除了孜然外,價格都要低于它們。
蘇倫打算繼續擴大香料的種植面積,至少也要將一千畝的莊園全部給種上。
鎮北城的農田還種植不少小麥,這些小麥主要是供應蘇倫的,其他多出來的小麥會進行出售,畢竟這里商隊往來很多都是有錢人,他們自然不會去吃土豆,精面粉是最好的選擇。
剩下的土地種植了大麥、燕麥、黃豆還有一些其他糧食,這些一部分是用來釀酒,一部分用來喂養牲畜。當然還有一些是用來榨油,這個世界上植物油種類不多,最廣泛的是橄欖油,不過橄欖油的數量太少,而且價格也不便宜,所以蘇倫找了一個替代品,黃豆,他準備種植黃豆進行榨油。
而且黃豆除了用來榨油,喂養牲畜外,還能用來制作豆腐,雖然他也忘記豆腐具體的制作方法了,但是可以慢慢來研究,說不定他還能再次喝到前世的豆腐腦,那滑嫩爽口的滋味,他已經很久沒有嘗到了,到時候一碗甜的,一碗咸的,喝一碗倒一碗。
鎮北城的農田熟練每天都在增加,不管是在前世還是這個世界,糧食一直都是非常重要的,特別是鎮北城一直都在大量移民,需要大量糧食來養活這些人。
在巡視完了農田之后,蘇倫特意去了他設立的學院看了下,現在學院和最開始相比已經有了很大的不同,最初這些學者是因為蘇倫的威脅才留在這里的,后來經過一段時間的生活,這些學者發現,除了人身自由受到限制外,其他方面比他們在北方諸省的待遇強多了。
最重要的是蘇倫給的錢太多了,一名學者平均一年有一百五十枚金納爾,再加上他們的福利,包括白糖、朗姆酒、精面粉、茶葉等等,這些算下來,一年三百金納爾都止不住。
這么好的待遇讓那些原本以為這里只是苦寒之地,準備撈一票就跑路的學者們徹底顛覆了他們的認知,要知道以前在北方諸省的時候,他們雖然是貴族,但是更多的時候就是混飯吃。
所以在適應了這里之后,除了這些學者除了教授識字和算術外,開始將一些其他課程。當然絕大多數前來學習的基層官員只學了基礎課程就離開了,也有一些人會抽空來進行學習。
在看了一下學校之后,雖然教授基礎知識已經很不錯的,但是依舊面臨著老師數量不足的問題,蘇倫打算繼續委托那些商隊高價聘請學者,至于那些商隊怎么把學者忽悠來他是不管的,不過只要來了,不教授幾年課程是不會放他們離開的。當然蘇倫肯定會付給他們高工資的。
除了人手不足外,學院的另一個問題就是書籍數量太少,完全就是只能依靠那些學者自己帶的書籍。對于這些蘇倫也已經讓吉恩的商隊前去購買了,估計回來的時候就會解決。
另一個問題就是紙張了,學院中沒有廉價的紙張,羊皮紙價格太昂貴,一張羊皮紙的價格比一張羊皮貴多了,這些學生學習寫字還是使用的沙盤和木簡,鎮北城的造紙工坊一直都在試驗制作一種結實,廉價,能夠流暢書寫的紙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