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教會在獲得了外城的土地使用權之后,也開始進行建設,智慧教會的人手比蘇倫這里的可是強多了,建筑師、工程師、雕刻家、畫家等等各種前來建設神殿的人才看的蘇倫直流口水。
一個大型教會的底蘊是在是太強了,這些人雖然沒有什么實力,但是他們所設計的智慧神殿卻讓蘇倫刮目相看。
接下里智慧神殿的人商隊開始遷徙來一批工匠,然后開始對智慧神殿進行建設,也就在這個時候,鎮北城再一次有教會的商隊到來,這一來的人就多了,從戰爭之神到光輝之主,再到大地女神,自然女神等等,六七個教會接連而來。
蘇倫分別和這些神殿進行了交流,然后和他們簽署了智慧神殿類似的協議,同樣在外城劃分出來一塊大小差不多的土地給這些教會用來修建神殿。
同時這一波賣地蘇倫差不多得到了四十萬金納爾的收入,雖然不算多,但是也能緩解一下他現在的財政危機。有了這些教會進行建設,鎮北城的人口再一次開始增長。
神廟可不是普通建筑,建造一座神廟需要的人力物力同樣很多,這幾家教會開始建設,鎮北城人口數量再一次增加了兩三萬人,雖然這些人口都是暫時了,絕大多數在建造完神廟之后會離去,但是他們的到來也繁榮了市場。
鎮北城雖然人口不少,但是有消費能力的并不多,這里的人口絕大多數都是農奴和流民,按照蘇倫之前的規定,他們需要認真工作三到五年才會成為自由民。
以前還有不少商隊到來,但是商隊因為周圍幾個國家和獸人戰爭的問題,商路已經被阻斷,好在入侵佛羅倫薩的獸人已經被擊敗了,南方幾個國家和佛羅倫薩的商隊已經開始慢慢恢復了。
這些教會的到來,也讓鎮北城漸漸恢復到了以前的繁榮狀態。
鎮北城的城墻已經修建了大半,蘇倫抽出時間對城墻施展了化泥為石法術進行加固,同時城外的護城河也開始進行挖掘,按照蘇倫的城市規劃,護城河是直接從紅沙河中引水進來的,同時這道護城河會和之前內城的那道護城河進行連接。
這道護城河建造完成之后,會連通內城外城,在鎮北城中成為一條運輸水道,護城河的最寬的地方有三十米,最窄的地方有十米,深度在三到五米。現在內城的護城河就承擔了運送石料、磚木、雜物的運輸水道。
智慧神殿的主體同樣采用潔白的大理石進行建造,整個神廟建筑的高大威嚴,氣勢不凡,整個建筑風格采用的類似于哥特式風格,不過細節上要更加精致,神殿建設的時候出動了三十多名牧師進行幫忙,如果不是他們使用神術,這座宏偉的建筑想要建造完成,至少要好幾年的時間。
讓蘇倫意外的是戰神教會的神殿,當初戰神教會選擇的地點就在智慧神殿旁邊,兩座神殿相對而立,和智慧神殿的建筑風格不同,戰神殿采用的多立克柱式的建筑,整個神廟使用的是花崗巖,神殿兩側各有十九跟直徑兩米,高度十二米的石柱。整個神殿雖然比不上智慧神殿精致,但是氣勢恢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