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裂變熔爐的確可以作為浮空城的能量核心,只不過它只能帶動微型浮空城。這種浮空城的也就比浮空塔要大一些,可以生活五千到一萬人。
蘇倫打算建造的浮空城屬于中型浮空城,這種浮空城在奧術帝國時代是數量最多的浮空城。
而大型浮空成而是十萬人以上的浮空城,這種浮空城上限可以達到驚人的三十萬人,戰斗力驚人,是奧術帝國時代最強大戰略武器。這種浮空城需要使用密瑟能核作為能量中樞。
奧術帝國時代也只有密瑟能核可以帶動這種規模的浮空城,只不過隨著奧術帝國的覆滅,密瑟能核這種制作工藝早就已經消失不見了。別說這種大型浮空城了,就連微型浮空城都沒有出現過了。
當初奧術帝國時代的那些大奧術師們還研究了一種密瑟能核的替代品,那就是元素湮滅熔爐,這種元素湮滅熔爐提供的能量極為龐大,是元素聚變的上千倍之多,完全可以輕易將大型浮空城托起。
甚至奧術師們還設計出來了一種巨型浮空城。
巨型浮空城,這個概念很早就有,是使用幾枚密瑟能核按照能量矩陣的排列方式進行排列,然后將巨型浮空城托起,不過很快那些大奧術師就發現,這種巨型浮空城建造起來完全是得不償失。
巨型浮空城可以居住生活五十萬人口,但是卻需要使用四到五枚密瑟能核。但是如果分開使用,四到五做大型浮空成完全比這種巨型浮空城要實用。所以這種巨型浮空城很快就被放棄了。
現在鎮北城的浮空環理論上可以將一個直徑為八百到一千米的土地升到天上,這基本上已經相當于一個微型浮空城的面接了。
如果以現在北風公國的城市來算,這樣大小的城市頂多成為城鎮,這個面積真是算不上什么,奧術帝國時期很少會有人建造這種浮空城。這種大小的浮空城是瑟銀時代的。
那個時期的浮空城能量傳輸效率低,而且使用的浮空環技術也很有限,奧術帝國有名號的浮空城任何一個拿出來面積都是十幾平方公里以上,基本上就是將整個鎮北城連同周圍的大量耕地全部都升到半空中。
接下來海瑟薇和艾利克斯繼續對浮空環進行調整優化,浮空環上的一些符文銘刻需要清除掉。然后替換成其他的符文銘刻。
同時在塔靈一號的幫助下,海瑟薇和艾利克斯開始浮空環激活后的反重力能量力場進行一番調整。浮空環上的反重力能量有一些問題,在一些區域出現了重復的問題。這也是剛才造成浮島中心出現裂紋的原因。
如果不進行調整,浮空城在使用的時候也會出現一些問題,當然浮空城通體使用的是黑曜石制作,抗拉伸能力很強,并不會出現向之前浮島實驗中那種裂痕,但是時間久了肯定是要出問題的,而且這也會白白消耗大量能量。
在海瑟薇和艾利克斯繼續進行研究之后,蘇倫離開了鎮北城,來到了地下世界。地下世界這段時間一直都是小魅魔克麗絲掌控,地下世界在北風公國這里就是一個原材料基地,這里盛產各種礦石,還有大量魔法寶石。
擁有驚人魅力的小魅魔可以輕松將這些地下生物奴役,這種奴役效果比巫師的奴役種族都要好用的多。
現在僅僅是克麗絲一個人就輕松奴役了數萬地下種族。
隨著元素潮汐越來越強,主物質世界的位面屏障也開始逐漸削弱,這并不是一件好事,主物質世界的位面屏障削弱會導致一些強大的異界生物進入主物質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