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天晚上,顧飛奪得濱海希望賽冠軍的新聞登上濱海電視臺的晚間新聞,只有不到三十秒的畫面,對顧飛也沒有什么深入介紹。
至于三大門戶網站,也只是在網站的角落報道了顧飛奪冠的消息,頂多強調了顧飛在校大學生的身份罷了。
倒是濱海晚報用了第四版的半個篇幅,詳細介紹了顧飛奪冠的經歷、他的特殊身份以及此前報道的事跡,倒是讓更多的濱海人對顧飛有了更深刻的印象。
張猛和何曉嵐組成的網絡組動作很快,當天凌晨之前就把各種媒體報道內容以及現場抓拍的眾多照片放到了各大高校的BBS,進一步提升顧飛在高校內的知名度。
隨著網絡的普及,互聯網這個宣傳高地顧飛自然不可能放棄,未來甚至有可能建立一個專業的網站,專門用來公布顧飛的一些信息,以凝聚粉絲的力量。
…………
濱海希望賽之后,華夏網壇的中心都會轉移到即將開賽的ATP大師杯,各種低級別賽事在這期間都會暫停,等待來年春節之后才會重啟。
顧飛若是想趁著新賽季開始之前增加比賽經驗,贏得更多的積分以便參加更高級別的巡回賽,也只能將目光投向海外!
不過,在此之前,顧飛還得解決教練團隊的聘用以及濱海體育局的游說。
教練團隊自不必說,從濱海網協臨時聘請的教練團隊根本無法給顧飛提供進步的助力,張本強自身的能力也有限,打打雜,跑跑腿還是可以,實質性的訓練工作無法承擔。
隨著比賽級別的提升,顧飛所面臨的對手會越來越強大,一個好的教練團隊可以幫助顧飛解決比賽、訓練中遇到的各種問題。顧飛不可能一直只依靠系統的技能混日子,總還是要不斷地提升自我,才能夠獲得更大的進步!
就比如,系統賦予了顧飛‘過目不忘’的天賦,但是顧飛卻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去應對高考,這才有了桂西省2002年高考理科狀元的殊榮。
既然想要進軍職業網壇,為何不做到最好呢?
至于濱海體育局的游說就得從顧飛在濱海網球中心擊敗班正浩,贏得濱海希望賽外卡的時候說起。
最初,濱海網球協會只是希望顧飛在濱海網協注冊,由濱海網協為他提供訓練條件,以后顧飛代表濱海網協參加國內外各種比賽,獲得的比賽獎金以及贊助合同按照比例進行分配。
這也是國內絕大多數運動員的常態,加入各地的體育協會,享受各種福利待遇的同時,也為地方體育協會出力。
不過,顧飛想到未來可能產生的矛盾,拒絕了濱海網協的招攬。
如今,顧飛順利奪得濱海希望賽的冠軍,濱海體育局那邊就有點坐不住了。
別看濱海希望賽的級別不高,但是濱海網球隊可從來沒有隊員在這項賽事奪魁過,由此可見競爭之激烈。
顧飛的實力再加上他的年齡,讓濱海體育局有些心動了。
即便顧飛已經成功注冊ATP職業網球選手的資格,也可以將運動員歸屬地放在濱海,將來可以代表濱海參加全運會,以后在職業網壇獲得榮譽,也算是濱海體育局的一番政績。
不得不說,濱海體育局的嗅覺還是很靈敏,開出的條件也很不錯,只不過顧飛還在等待桂西省的召喚,暫時沒有理會濱海體育局的招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