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州山,土地廟。
自打顧遠寒名聲享譽四方,一時之間,這林州山的土地廟,來往香客更加多了。
不少人大老遠,提著供品,前往此地,為的就是供奉土地爺。
這些日子,土地廟不斷被擴建、翻新,原本的小廟兩旁,又多建了兩座小殿。
這日,顧遠寒自神像中出來,微微一笑,說道:“淮陰、阿二,隨我出門一趟。”
“是,土地爺。”
兩人跟隨在顧遠寒身后,出了土地廟。
“土地爺,我們要去哪?”
淮陰咧嘴一笑,開口問道。
顧遠寒淡淡地說道:“有些許日子沒回林州山了,趁著這段時間得空,正好去四處巡視一下,看看此地百姓日子過得如何!”
阿二笑道:“土地爺,自打您老人家接任林州山土地爺一職后,當地百姓安居樂業,心想事成,日子都過得紅紅火火的。”
“哦?當真?”
“當然,走,我領土地爺去看看……”
阿二說罷,在前頭帶路。
三人不多時,便進了一個小村莊。
這村子,是林州山境內的一個小村子,村子不大,約摸著也就兩、三百號人。
一進村中,便聽見村民們的嬉笑聲。
“哈哈……得土地爺保佑,這幾個月,風調雨順,我種下的那些糧食瓜果,收成不錯,趕明兒自家存儲下一些,剩余的,拉到城鎮里頭去換錢……”
“老周,去年收成的時候,你還愁眉苦臉的,今年笑得如此開心?”
“那是自然,今年這可是大豐收啊,這豐收一次,夠我一家四口人,吃個飽飯一、兩年了。”
……
迎面走來幾個村民,背著農作的工具,便走便攀談著,臉上都笑瞇瞇,看上去十分高興。
顧遠寒十分滿意地點了點頭。
一旁的淮陰說道:“土地爺,今年莊稼,都是大豐收,這個村子里,家家戶戶基本就是靠農忙為生,已經好些年頭過得不順心了,過去日子苦,大家伙兒常常吃上頓沒下頓,村中婦女為了幫丈夫減輕些壓力,都去接一些針線活,賺點閑錢貼補家用。”
“那今年呢?”顧遠寒饒有興致地問道。
淮陰說道:“今年日子過得不錯,村里的男人干活,女人在家育娃,我聽說,村民們還湊了些錢,在村子里頭多開了兩家私塾,不少孩子都開始有書讀了。”
“好,好……”顧遠寒眉開眼笑,甚是欣慰。
要知道,林州山地處偏僻,窮鄉僻壤之地,這個地方的村子里頭的百姓,多半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孩子讀書這樣的事情,多半是不敢奢望,可現如今,村里頭都有私塾了,這不就代表著日子越過越好了嗎?
人總要先解決衣食住行,才能開始著眼想著教育方面的事情。
三人走著走著,便瞧見一間屋門口的門檻上,坐著一個白發蒼蒼的老頭,臉上皺褶都堆滿了,卻是精神奕奕的在那里曬太陽。
“老大爺,您今年高壽了?”
顧遠寒心里歡暢,走上前去,笑著詢問道。
老頭伸手一比劃,緩緩地說道:“九十八!”
“九十八?”
顧遠寒和淮陰、阿二對視一眼,面面相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