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忠啊。”江北然閉著眼睛喊道。
“奴才在。”伺候在旁的顧盡忠連忙應聲道。
“去幫朕把《問水集》和《水道提綱》拿來。”
“遵旨。”
江北然第一天來時邊給了顧盡忠一個可以說簡單,也可以說不簡單的考題,那就是讓他將靜心殿里的所有書列出一個清單。
若是顧盡忠這內官監私禮做的稱職,那自然可以依據采買時留下的依據或記錄而迅速將清單辦妥,但若是他不稱職,那想要在一天里完成還是很有困難度的。
不過最后事實證明這位內官監私禮做的還不錯,雖然超了一點時,但還是順利整理出了靜心殿所有書籍的清單,并且還將書中大概內容的【注】給做好了,若是放官場上,也算得上一位能吏。
不過這也讓江北然對那個鄧博產生了更大的興趣。
正所謂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皇帝若是很行,那自然是君圣臣賢,主圣臣良,但若是皇帝不行,那手下自然都是些貪官污吏以及只會溜須拍馬的小人。
也就是說既能從領頭的看出他的手下什么水平,反過來也一樣,手下的什么水平,也能看出一些他們領頭的什么樣。
但這鄧博手下既有那些年輕官吏,事后在江北然的查問下,這些人的確是通過“買官”入的朝堂。
而當一個朝廷開始買官賣官時,那基本也就快走向尾聲了,可朝堂上卻又有不止一個像石興安這樣的骨鯁之臣,在江北然那日“早朝”仗責了那些尸位素餐的袞袞諸公后,不少大臣都紛紛來諫,提出了種種看法。
當江北然將他們招入宮時,他們不僅能對自己的管轄領域對答如流,且還能為其他在其他事情上提出新思路。
甚至這些留在宮里的太監,大多也是有能力的,并不是只會溜須拍馬,是真正的宦官,而不是只會伺候人的小太監。
能把一個朝廷搞的這么兩極分化,江北然也覺得那鄧博也算個奇人了。
江北然也詢問過那些大臣對鄧博的看法和印象,他們也回答的很痛快,認為鄧博是個有志向的皇帝,但步子邁得太大,且受了小人蠱惑。
至于為什么這么說,是因為鄧博剛登基時也是勵精圖治,勤勉的治理著國家,但后來卻突然性情大變,仿佛一夜間對治理國家失去了興致,只是表面上還會上朝議事,主要精力卻轉投到其他事情中去了。
了解內幕的江北然自然之道鄧博那段時間應該是醞釀他的顛覆峰州計劃去了。
其實某種意義上來說,鄧博的理念和殷江紅算是相通的,也認為皇朝的威嚴對于一個國家來說非常重要,然而他卻不打算帶著殷江紅一起玩,打算在廢墟上重建一個他有話語權的朝廷,那殷江紅能答應?
但當江北然問起這個蠱惑了鄧博的小人是誰時,眾大臣就紛紛表示不知道了,同時話語中還透露出了擔心,怕江北然有一天也會性情大變。
“陛下,書拿來了。”
收起腦中的繁多想法,江北然睜開眼坐起身將兩本書接了過來。
翻開《問水集》,江北然一邊看一邊朝著束罡的方向開口問道:“太傅,以你所見,鑿運河一事可為否?”
束罡躬身道:“老臣不懂水利之事,只知書上曾記載過開鴻溝的先例,是以引河水循安洪之水入衡。”
“哦?是哪本書?”
束罡思考片刻,回答道:“書名為《安洪水利錄》”
‘果然是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啊。’
滿意的點點頭,江北然立即開口道:“盡忠啊,去替朕將此書拿來”
“遵旨。”
很快,顧盡忠便拿著一本封皮有些陳舊的書走了回來,江北然接過后立即翻看了起來。
但看完后卻有些失望,因為這所謂的鴻溝和運河比起來,那最多也就算個自來水管,簡直沒有可比性,若是真要挖運河,這本書上面所寫的東西雖然可以借鑒一些,但能借鑒到的并不多。
不過這鴻溝挖通后的好處卻是讓江北然更加堅定了要鑿運河的心。
首先一點,只要將運河從南挖到北,成為一條大動脈,一下就可以讓南北貿易變的極為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