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級宗門就是牛啊……這人看著不過二十五左右,竟已是玄皇巔峰境,這家的人都是吃仙丹長大的嗎?’
不過上次去到祁國時江北然就發現這種情況了。
在晟國,只要二十歲能達到玄靈就足以稱得上頂級天才,將會是宗里重點培養的經營。
而在祁國的頂級宗門中,你要是二十歲還沒到玄王,那出門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二十歲能到玄皇的,才能勉強稱上天才二字。
原因也很簡單。
六國處于玄龍大陸靈氣的“暴風眼”,濃度之高根本不是晟國這種邊境效果可以比的,差不多就是人家天天大魚大肉,晟國修煉者只能吃糠咽菜的水準。
完全就是先天發育不良,怎么比?
另外龍生龍鳳生鳳這句話在玄龍大陸也是體現的淋漓盡致。
強者的后代血統就是要比普通人強上太多,很容易就能覺醒修煉天賦,偶爾再附帶著覺醒個什么特殊體質,五行靈根的也很常見。
所以在擁有頂級強者的家族里,后代的基因也會非常優秀。
像晟國的孩子絕大多數孩子都是十歲之后才能覺醒修煉天賦,而中原六國這些頂級家族里的孩子普遍五歲就已經開始接觸修煉者世界,厲害一點的三歲就已經在練氣了。
甚至還有娘胎里就在修煉的,不過林榆雁表示這種傳說她也只是聽過,究竟是不是真的她也不知道,反正她們家沒有這么妖孽的后代。
因為后代足夠優秀,所以在最初修煉者剛剛覺醒的那個年代,修煉者世界是拒絕普通人的。
原因無他,修煉者無疑是這個世界的絕對統治者,不論什么政治體系或者勢力分布,最后都會變成拳頭最大的才能擺話。
擁有著可以滅國的武力,又占有大量優質資源,可以說修煉者享受著這大陸上最好的一切。
而人的本性是自私的,修煉者也不例外,有了好處當然只給自己的親人。
所以在最初的那個年代,“育人唯親”才是絕大多數修煉者家族的選擇。
對于修煉者家族來講,某個后代靈氣親和度的高與低,有沒有特殊體質或者靈根,都不是投放修真資源多少的重點考慮因素。
血緣關系的遠近親疏才是!
而這么做就導致了一個很大的問題。
并不是每個強者的孩子都足夠優秀。
雖說龍生龍鳳生鳳,但龍也是會生出蠢兒子的,可很多父母不管這些。
即使自己的孩子靈氣親和度較低,也用大量資源去堆,雖然最后也能堆出來高境界,但上限和實際戰力都遠遠比不上真正的天才。
這種情況持續了百年,各種問題就開始出來了,不少有大局觀的人發現“育人唯親”這種做法對于修煉資源的利用率實在太低了。
于是他們打破了舊觀念,認為自身修真知識的傳承,要比自身血脈的傳承更重要,提出“育人唯賢”的理論,之后才出現了“宗門”這個概念。
這些最初的修煉者嚴格的對靈氣親和度設定了一個考核標準,考核成績高的定性為“有天賦”,低的則是垃圾。
在這個大基礎下,修煉者開始在自己掌控的地區里對所有的適齡少年進行靈根測定,并將“有天賦”的少年帶到宗門集中培育。
————————————————————————————————————
(跟新朋友解釋一下,防盜部分后期會改,不會有額外收費,后續刷新一下便能看到正文內容。)
“小北然,小北然,小北然!”
書房之中,施鳳蘭搖動著江北然的肩膀喊道。
緩緩睜開眼,江北然問道:“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