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手術多,而是我們麻醉科有倆人被挖走了。一下子就搞亂了,又趕上了籌備新的急診科。”李立偉說道。
劉半夏點了點頭,本來麻醉醫生就很緊張,一下子又少了倆,麻醉科肯定要忙個火上房。不過這么大的事情自己竟然今天才聽說,看來自己這段時間對外聯系有些少了,消息都不夠靈通。
“對了,我挺好奇的,你是怎么忽悠他們晚上加班的?”李立偉又好奇的問道。
“哪里有忽悠啊,這真的是獎勵。”劉半夏一本正經的說道。
“現在急診科沒有那么忙,就那么點大的休息室,人多了的話睡覺都睡不過來。所以我就告訴他們不安排夜班,想上都不行,表現好的才有這個權利。”
“還沒畢業呢么,現在的熱情都足著呢。把苦差變成獎勵,也算是調動一下他們的積極性吧。反正我剛來規陪的時候,一聽說上夜班我都腦殼疼。”
“你啊,也忒鬼道了。行了,回去看著吧,有這么多新人你也得謹慎點。每年都是新人容易出茬頭,得多照看。”
“成,李哥,那我先走了啊。”劉半夏笑著點了點頭。
現在他才真正發現,想要讓急診科真正運轉起來有多難,就更不用說這次的急診科還是為了創傷急救中心而準備的。
首先就是設備和場地的提供,接下來就是人員的配置。要是真的照著創傷急救中心的路子走的話,這里就相當于一個新的醫院一樣啊。
其實歸根結底,還是一個字——錢。只有大量資金的投入,才能夠把這個事情給辦成。
而投入了資金,就得看到效果。可想而知對于那些大佬們的壓力有多大,真要是沒辦成或是沒辦好,搞不好都可能會換地方。
自己還是別操心這些大佬們的事情了,交代給自己的工作能夠順順當當的干完,這就比啥都強。
回到急診科,梁曉琳他們還湊在一起討論今天的這個病例呢。劉半夏也沒有打擾他們,難得的有這個精神頭啊。
“許哥,我聽到個消息,最近是不是有咱們院的醫生被挖走了啊?”湊到了許輝的跟前兒后劉半夏問道。
“這不是很正常的么,每年都會有人走,也會有人來。”許輝笑著說道。
“就這么說吧,在濱海市來講,咱們的收入算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但是要想有多好的生活質量,也別指望。”
“一年賺那幾個錢,去了房貸,家用、孩子的花銷,還能攢下來啥?我們還打算換套大點的房子來著,不過孩子要上初中了,不敢亂動。”
“你將來指定是比我強,明年上了主治換份新合同。手術也不愁,偶爾還能帶外邊嚼裹一口。不過也會非常累就是了,初期急診科的人員編制絕對滿不了。”
劉半夏點了點頭,這個他倒是能夠理解。要不然原本說好的直接給急診科配置一大半的情況,現在也只是把普外和內科進行了縮減版的搞定。
沒有那么多的資源可浪費,就得等新樓交付使用,那時候才算是能夠將所有資源都給整合好。
“你要是真想換房子的話,我幫你聯系聯系。能便宜多少不知道,但是指定能便宜一些,咋也比售樓處給的折扣高。”劉半夏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