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基本上肌腱縫合就不需要骨科的人來負責,都是劉半夏帶人操辦。要不然急救中心就吳明宇一個骨科醫生,他就算是不休息也沒法承擔這么大的接診量。
“魏哥,你們有什么想法沒有?”劉半夏又湊到了魏遠的身邊。
“我就算了,你還是問問王超和齊文濤吧。”魏遠笑著說道。
“我都這么大歲數了,哪里還有那么多的精力啊,能夠把普外科的手術做明白就行了。你們還年輕,也有精力去掌握更多的知識。”
劉半夏點了點頭,“其實我都有些猶豫來著,這樣肯定是會分散掉大家很多的精力,搞不好都會對執業有影響。”
“只不過在咱們接診的過程中,有些情況確實是能夠現場直接處理更好。要是每次都叫骨外科醫生過來,真的有些耽誤事。”
“院里可以給咱們這里待遇和資源上的傾斜,但是在人員配置上恐怕就不會那么充足。到現在還只有一個骨科醫生,耳鼻喉的醫生還沒搬過來呢。”
“我現在都有一股心累的感覺,每天各種亂七八糟的事情太多。我都盼著能夠好好的休息幾天,能夠真正的放個假。”
魏遠樂了,“不是放假的時候盼著上班了?明天好好休息吧,我們盡最大的努力不給你打電話。”
上次劉半夏被停職,然后心心念的想上班,也成了大家沒事的時候用來逗樂的梗。但是該說不說,目前的急救中心論綜合業務的能力,最強的還是劉半夏。
這也是他如此年輕,卻能夠將住院總做得這么順利的主要原因。畢竟在醫院這樣的團體里,更多的時候還是要看實力的。
這些實習生們倒是沒有像劉半夏規定的那樣下午才給反饋,簡單的商量了一下之后就給出了決定。這個事情是必須要參與一下的,必須得向劉半夏看齊。
即便將來達不到劉半夏這樣的高度,作為他帶的實習生也不能差得太多。
跟著劉半夏這樣的指導醫生,其實本身就是一種壓力。除非是那些一點上進心都沒有,就跟著混日子的人。
他們也知道將來在急救中心會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到時候正式工作了以后,還啥啥都不行,在急救中心還怎么混?
“你們倆考慮的咋樣?”劉半夏又把王超和齊文濤給叫了過來。
“我也是專注普外科就完了,要不然真的太累了,偶爾涉及一些肌腱縫合還沒問題。”王超趕忙說道。
“我也是差不多這個意思吧,太多的話真的沒有那么多的精力。現在需要管床的患者已經太多了,分身乏術。”齊文濤笑著說道。
“好,那就讓他們六小只成為試驗品看看。如果可以的話就能夠在將來的培訓中多應用一些,也會成為咱們急救中心的特別培訓項目。”劉半夏說道。
干啥都需要成績,這就是他在管理方面要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