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底部的好血管真的沒剩下啥了,有些我都不敢碰。如果要是用更多的人造血管來代替的話,恐怕也不怎么好。”
“魏老師,劉老師說的是啥意思?是不是腹腔底部的血管不夠移植用了?”苗瑞問道。
皺著眉頭的魏遠點了點頭,“就是這樣,如果血液不能重新灌注,這些器官就會有衰竭。而且很可能會引起連鎖反應,那時候需要考慮的就是多器官異體移植了。”
“可是對于這名小患者而言,這無異于天方夜譚。哪里能在這個時候找到那么多的器官,就算是找到了,他也撐不到那個時候。”
“現在就看他們在手術室里能不能拿出一個方案了,最后的法子就是用更多的人工合成血管來代替,可是同樣危險啊。”
坐在院長辦公室的陳振興、李明武、周志勇三人也在盯著屏幕,同樣的眉頭緊鎖。
他們要比魏遠考慮得更多一些,知道現在劉半夏所要真正面對的困難是什么。那就是選擇,究竟該選擇哪些血管。
這些血管有些是很脆弱的,你就要通過目測評出一二三來。如果這個順序有差,你最中意的那條血管要是在剝離的過程中裂開了,這就會浪費很多時間。
而且現在的剝離還不能提前進行太早,要等周書文那邊把腫瘤處理完的。要不然你這邊出了岔子,他那邊就算是處理完了腫瘤也白瞎啊。
優選之后就是備選,這些備選同樣沒有半點事先了解的機會。
然后大家就看到劉半夏閉起了眼睛,將手伸進了小患者的腹腔內,在腹腔底部摸索起來。
這就是劉半夏想到的唯一的法子,通過手的感覺來判斷血管的彈力情況,做出最后的選擇。
這個難題雖然也有所預料,但是他們在探討的過程中是當成小怪來對待的。可是現在呢?一下子就變成了大怪。
陳學海也沒敢再打擾他,而是盯著他的手指,看著他的手指在腹腔底部一點點的摸索著。
“動脈血管的問題應該不大,按照原定計劃走就可以了。”劉半夏張開了眼睛后說道。
“靜脈血管如果原計劃的血管過于脆弱,我們就考慮隱靜脈和臍靜脈,陳醫生,你幫我想著點。”
“好。”陳學海用力的點了點頭。
劉半夏又往周書文那邊看了一眼,那邊的工作也接近了尾聲。
他的心又變得緊張了起來,因為選血管的事情是他來做的,現在的他只能來相信自己的手感和判斷。
“移植器官。”
做完了腫瘤剝離后,周書文說道。
手術室原本稍稍寬松了一些的氣氛再次變得壓抑起來,劉半夏也直接兌換了一瓶強效穩固合劑,哪怕一點點的提升,對于現在的他來講都是至關重要的。
這是三人一起操作,一起縫合,不管是觀察室的那些人還是在電腦屏幕面前守著的人們,都覺得自己的眼睛有些不夠看了。
石磊是周書文帶出來的徒弟,可謂是一脈相承。
跟周書文一樣,他的手一直都很穩。可是穩并不代表不快,他們兩人的不快,也僅僅是相對于劉半夏的“飛針”而言。
真的是在飛一樣,就連劉半夏都是第一次真正體驗到縫合的速度飆升之后給自己帶來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