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你們等著,這事不算完。我必須得跟你們掰扯明白。”患者兒子說道。
“可以,你甚至可以去衛生局。看看我們是常規操作,還是給你父親誤診了。”劉半夏也認真的說道。
“但是從我們通知你開始,到現在已經過去了五分鐘。如果因為你耽誤了時間對患者的生命造成了威脅,跟我們可沒有關系。”
“這些在患者的整個搶救過程中同樣會記錄在案,因為這是急救患者,我們的每一步操作都需要記錄的。”
患者兒子看了劉半夏一眼,沒有再說什么,而是跟著護士一起推患者去ICU病房。
“魏哥,別往心里去。什么樣的患者家屬都可能會遇到,其實他這樣較真的性格倒是挺好的,就是有些用的不是地方,分不出個輕重來。”劉半夏安慰了一句。
“我倒是沒往心里去,就是覺得醫院的名聲,在很多人的心里好像都已經是負值了吧?要不然他也不會這么想。”魏遠說道。
“那也沒辦法啊,他們就選擇想聽的話來聽,不想聽的話就忽略掉。有啥轍?我就不信哪個醫院的醫生在檢測結果出來之前就敢直接給確診的。”劉半夏說道。
“即便是咱們說出來的一些病癥,也僅僅是一個傾向,誰也不會果斷的說出來,就連晴科娃都干不出來這個事。”
大家伙樂了起來,這個也確實是這么回事。
【領紅包】現金or點幣紅包已經發放到你的賬戶!微信關注公.眾.號【書友大本營】領取!
醫生接診患者的時候,說的話就是帶有責任的。一個病癥的最后確診,都是需要相關數據來支撐。
這是一種風險的規避,哪怕在接診過程中因為患者的詢問,醫生會給予一些病癥的解釋,但是那肯定是在前邊有“可能、差不多、大概”這樣的詞匯。
這也算是一種自我保護吧。
就像今天這位患者,如果魏遠斷然說出來了肯定是酮癥酸中毒,恰巧又被較真的患者家屬給錄了下來。
那就妥了,即便你都是在常規操作,患者要是出了狀況,都能被患者家屬給告上一輪。
“哎,我也是太先入為主了。”魏遠嘆了口氣。
“換成誰都一樣,就算是我接診,我也是這么個操作。”劉半夏說道。
“要感謝啊,還得感謝曹大爺。你要是不提起他,我也想不起爛蘋果味。這名患者應該也沒什么問題,發現得及時,調整幾天就可以了。”
“我上次給兒科幫忙會診,也是有些先入為主了。好在后來總算是查明了真實的病因,解決了問題。”
“現在很多病癥在外在表現上都會有重合性,任哪個醫生接診這位患者首先懷疑的都會是酮癥酸中毒。”
“利尿、導尿、驗尿之后發現尿酮正常,才會再做別的檢查。咱們最少也提前了半個小時的時間呢,這就已經很成功了。”
魏遠拍了拍他的肩膀,“欠你個豬蹄啊,我先吃飯去了,啥時候還給你不好說。”
給實習生們都逗樂了,不過心里邊也是在提醒自己,以后接診的時候一定要更加細致才行。
最起碼懷疑是酮癥酸中毒的患者,必須得上鼻子聞一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