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醫生,你們平時也都是這樣?吃飯吃一半就得干活?”另一個病床上的患者家屬問道。
劉半夏點了點頭,“這都是常事,不管是病房里有了狀況,還是來了需要急救的患者,都的趕忙處理啊。”
“飯啥時候都能吃,患者的情況耽誤不得。可不是我要表揚自己啊,真是這樣。基本上要是趕上忙的時候或是手術多的時候,我們就喝葡萄糖。”
“新聞上報道的隨處睡、喝葡萄糖,那都是很正常的。尤其在手術室里是最常見的,很多麻醉科的醫生,有時候都是連軸轉呢。”
“排好的手術得做啊,不管到啥時候都得給做了。急救手術也得做,這個活等不了。不過也都習慣了,就連他們這些實習生都習慣了。”
“可是真不容易的,看新聞您上次還被捅了一刀呢。”患者家屬說道。
“這個就不是經常遇到的事了,屬于偶發事件,要不然沒人敢當醫生嘍。”劉半夏笑著說道。
房間里的人們樂了起來。
好多人也僅僅是聊天的時候聽過劉半夏的名字,畢竟他沒那個能力也沒那個精力接診所有的患者。
不過大家伙對他的評價都很不錯,這就讓好多不認識他的人很好奇。
啥事口碑?這就是了,得是口口相傳積累下來的。
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溝通方式,劉半夏跟患者和患者家伙之間的溝通主基調就是以輕松為主。
生病來醫院本來就是一件讓人很頭疼的事情,不僅僅要受罪,還得花錢。有啥別有病么么,對于很多家庭來講,就算是有醫保,這也是一個負擔。
在病房里閑聊了一會兒,李浩就把他的飯給拎了過來,他也是一丁點都不見外的直接就開吃。
“劉醫生,我們這里還有點自己拌的芹菜葉,都是嫩的,您來點不?”二床的患者笑著問道。
“你們夠吃不?你們要是夠吃我就嘗點。”劉半夏說道。
“咋不夠吃呢,就是自家拌的,屋里還熱,也放不了兩頓。現在我都沒啥胃口,您不嫌棄就行。”二床的患者說著就從床頭柜里拿出個小盆子。
劉半夏再次表現出了不客氣,自己走上前把盆子給接了過來。
“嗯?這個芹菜葉拌得不錯啊。您這次是腸梗阻住院吧?以后粘性的食物可得少吃。現在掛袋呢,對消化系統多少有些影響。”劉半夏說道。
“這您也知道啊?我來那天您休息呢啊。”患者好奇的問道。
“劉老師每天都會看一遍病例,還有我們的巡房記錄。”陪在這邊的李浩笑著說道。
“哎……,可是真夠辛苦的。其實我也想管住我的嘴,但是有時候就是管不住啊。”患者說道。
“都一樣,尤其是在吃喝上,其實稍稍注意一些就行了。就像你家這個拌芹菜葉,下次還是盡可能少放點鹽,咱們北方人每天吃的鹽,都有些超標了。”劉半夏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