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咱們濱海市的醫院目前還沒有成功的經驗可以用來借鑒一下,患者現在這樣的情況也不適合長途移動。你說咋辦?”
“還能咋辦啊,研究唄。”劉半夏苦笑著說道。
“主要是健康糞便難尋,接下來就是提取有益菌。但凡有一個環節出了差,就得在患者情況惡化之前進行手術。”
“也就是說這個糞便移植很可能是白忙活一場,還會給患者帶來很大的經濟負擔。整個分離過程也都是錢啊,患者在這個期間還得跟著遭罪。”
這方面的資料他當初也查過,可不要以為就是尋找健康人的便便,然后分離、移植就好了。
健康的大便就真的那么好找么?
最根本的一點,就是六個月之內沒有接觸過任何抗生素。患者的艱難梭菌爆發,就是抗生素濫用的結果。
但凡提供大便的人接觸過,糞便中肯定會有一定程度的殘留。哪怕是一點點很微弱的殘留,都可能會讓受體患者面臨更嚴峻的情況。
緊接著就是供體的免疫系統,也需要達標。要是供體免疫力低下,可能會讓受體也跟著降低。
然后就是消化道疾病和相關病原體的篩查了,但凡有一點沒有達到標準,這就不是健康的便便。
而在國內目前的大環境之下,都不說后邊的,六個月沒有接觸過抗生素,這已經是一個無法逾越的鴻溝了。
有個頭疼腦熱的,是不是順便就可以來上一片藥?很多人又時刻處于亞健康的狀態下,那個免疫系統是不是也會弱一些?
“劉總啊,你說咋辦啊?我都覺得這個小伙子挺可憐的。”王超說道。
“患者和家屬要是有這樣的想法,咱們就努力幫忙找唄。然后再跟有成功經驗的醫院聯系一下,或者是請人過來,或者是讓他們指導,總歸也是能做。”劉半夏說道。
“其實操作的過程并不是很難,不過還是以前的顧慮,我們不知道哪種菌群或是那些菌群能夠發揮作用。”
“給我的感覺,對于這位患者而言,只要做了糞便移植,要么是有變好的效果,要么就是有惡化的效果。”
“如果你真打算在這方面做嘗試的話,我覺得你可以跟院里申請一下做這方面的課題研究。雖然這個看似內科的事情,外科醫生也是可以搞一搞的。”
“但是前期你就別指望單打獨斗了,肯定是不好使的。還是找有經驗的人去咨詢,我可以跟主任反應一下。”
“劉總,你覺得我真的可以研究一下?”王超問道。
“為啥不行?畢竟糞便移植不成功的話,剩下的活就是咱們外科醫生的事了。”劉半夏笑著說道。
“那就這么愉快的決定了,明天等主任上班了,咱倆一起去說。反正我覺得有搞頭,關鍵也是需要你克服一些心理障礙。”
王超咧了咧嘴,這個事確實也是這樣。到時候篩查供體就得自己親自來,不可能都丟給實驗室。
因為這是自己要研究的課題啊,相關數據都得詳細記錄,這個活貌似也有些要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