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人呢?這時候就得反駁了。管說的對錯的,必須得把他的觀點駁斥掉才行。友情提示一下,許一諾其實是一個很狡猾的人。”劉半夏說道。
“劉老師,教學會診呢。”許一諾提醒了一句。
“是不是還應該考慮腸梗阻?患者有腹壁肌肉緊張的情況,肯定是病癥發展有了一定時間了。”徐振凱說道。
“討論的時候啊,不要怕去反駁對方。因為我們現在是討論,就跟辯論會上的正方、反方一樣,僅僅是對事不對人。”劉半夏又接著說道。
“教學會診的目的,就是幫你們把接診過程中的一些事情捋順。剛剛徐振凱的說法是一個補充說明,那么有沒有人勇敢一些,向張紅飛的論據發起沖鋒。”
實習生們不說話了,基本上都是很認可他們兩個剛才的說法的,畢竟急腹痛患者就這樣三個病癥是最常見的。
“OK,那么接下來需要做什么樣的檢查呢?誰來回答。”劉半夏再次問道。
“要做超聲。”
這次回答的是內科的實習生王兆平。
“還有沒有補充的?就沒人想著直接給來個CT,咔咔咔一頓掃?或是上個X光?”劉半夏笑著問道。
“現在的病癥指征還不是很明確,所以應該遵循由低到高的原則。”這次回答的是心外的實習生彭鵬。
“從你們的表情上可以判斷出,目前你們的看法是比較統一的。”劉半夏說道。
“但是你們都忽略了一個問題,就是我剛剛說的話,許一諾是很狡猾的。你們忽視了狡猾的許一諾,就容易做出有偏差的判斷。”
“我們在接診的時候,不僅僅要關注患者的大概年齡和患者的性別,還要關注患者的基礎身體指標。比如說血壓、體溫,這些都需要去關注啊。”
“可是狡猾的許一諾剛剛并沒有把這些給講出來,所以在你們心中想當然的就覺得可能沒問題,因為她沒有說。”
“但是我要鄭重給你們提醒,包括將來送過來的急救患者也是如此。不管急救員有沒有說,你們的心中都要想著這個事情。”
“因為我們在接診的過程中,有由低到高上儀器的原則。可是這個原則也是針對患者身體狀況確定的,如果這名患者腹痛嚴重,體溫達到了39度呢?是不是就可以直接上CT了?”
聽到劉半夏這么說,大家伙有了恍然大悟的感覺。也許當時患者有這么高的體溫,他們會直接給上CT,但是就剛剛的反應情況來看,確實忽略了這一條。
“你們看我干啥,我是忘了說。”許一諾趕忙說道。
“嘖嘖,這話你說了,不管你自己信不信,我就權當是信了吧。”劉半夏笑著說道。
“咱們再回到這位患者的身上來,雖然我沒有看到這位患者,我覺得患者就診后他自己給的判斷就是胃腸炎。腹痛加嘔吐嗎,作為患者來講還是蠻契合的。”
“但是我們要警醒一下,雖然說在接診的急腹痛患者中,膽囊炎、闌尾炎、腸梗阻是比較常見的,我們也不能忽視其余的情況。”
“比如說腎結石,有人問了,腎結石應該腰疼啊?患者說肚子疼呢。有些患者在病癥的描述上是不正確的,因為疼痛有擴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