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陽光照落在懸崖峭壁上的雕巢中,胡楊感受著陽光那溫暖的氣息,整個雕都變的懶洋洋,不想動彈絲毫。
這陽光曬在身上實在是太舒服了。
只不過旁邊的妹妹會時不時的扯著喉嚨喊叫幾聲,似乎在告訴別人她餓了,想吃肉了。
或許被她吵得有點煩,胡楊張開毛絨絨的肉翅往她頭上拍打了幾下,讓她安靜下來。
今天已經是胡楊出生的第二周,小英她來到這個世界也快10天了。
雌雕也不像最初那樣一天二十四小時有二十個小時待在巢穴中。
有時候在他們兄妹倆睡著的時候飛出去覓食,不再單純依靠雄雕捕捉食物維持一家人的進食。
因為此時的胡楊一天需要吃掉400多克的肉,小英她也能吃掉250多克。
即便是現在是夏天,水草最豐茂的時候,各種小動物都非常多,雄雕也要花費不少時間進行捕捉才能獲得足夠的食物。
所以,雌雕忙里抽閑的時候也會飛出捕食,減輕丈夫的壓力。
其實很多道理都是想通的,不因種族而有所區別。
人類不也一樣嗎?
男人在外面拼搏勞累,扛起家庭的壓力,只為讓妻子和孩子能夠活的安穩幸福。
而妻子看到丈夫每天都很勞累,為了分擔生活的重壓,也會想辦法在照顧孩子之余尋找一些零碎的活來干,補貼家用。
而雌雕的行為和人類妻子也極其相似。
在某個夜深人靜的時候,胡楊和妹妹蜷縮在雌雕懷中時,甚至還能看到她低著頭用嘴喙(hui)為雄雕梳理凌亂的羽毛。
鳥類都有為自己梳理羽毛的習慣,讓羽毛更加柔順光潔,為的是飛翔時可以更加輕松和省力,另外嘴喙上的油脂劃過羽毛時,也為羽毛涂上油脂,可以起到防水的作用。
這就是為什么我們在大雨天也能看到天空中飛翔的鳥類,就是因為他們羽毛上沾有油脂,不容易被淋濕。
當時胡楊默默的看著這一幕幕,暗暗的記在心里。
剛剛被胡楊打了幾下安靜的小英,再次伸長脖子呼喚雌雕回來喂她。
“能不能別叫,你喊破喉嚨都沒雕回來的,省點力氣吧。”胡楊對她說道。
然而發出的聲音跟她類似,也是“嘰嘰....”
有點絕望,無法交流啊。
隨后也懶得理她,繼續望著巢穴外面的天空。
經過這段時間的雕生,胡楊大致可以確認自己所處的環境。
如果他沒猜錯的話,這里極大可能是華國疆區西北部距離艾比湖大概一百多公里遠的阿拉套山深處的哈日圖熱格。
“哈日圖熱格”是蒙族語,漢語的意思是“金雕出沒的地方”。
古老相傳蒙古大汗成吉思汗西征駐扎在艾比湖湖畔,在某個月黑風高的夜晚,正在酣睡中的他被陣陣雕鳴吵醒,便起身出去觀望,見一金雕攜金光向西北方向飛去。
憑著多年征戰的經驗,成吉思汗感到情況不妙,立即命令隨從整裝待命。
而此時,那些游牧部落的偷襲馬隊已經殺到了成吉思汗的營帳附近,成吉思汗率眾奮力拼殺,最終擊退了游牧部落的偷襲。
隨后派遣兩員大將跟隨著金雕來到阿拉套山深處的某個風景優美的山溝內,那里有無數的金雕在翱翔,還有一位洞察世事的“活佛”。
原來是他派遣金雕向成吉思汗示警,讓他免受襲擊,最后這條有金雕翱翔、活佛修行的山溝得名“哈日圖格熱”,也就是“金雕出沒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