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反復十多次練習站立,直到腿部酸軟無力時。
然后趴在窩中緩慢且幅度很小的扇動翅膀,鍛煉自己對翅膀的控制力度,為將來翱翔天際打下堅實的基礎。
其實胡楊這么做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他想盡快適應這具軀體。
讓自己得心應手。
畢竟他并非純粹意義上金雕,還保持著人的思維和習慣。
比如走路是用腳走的,而不是張開兩只手飛的……
值得慶幸的是他重生時還在蛋殼中,而非即將離巢的金雕或成年金雕。
否則他可能連怎么飛翔、怎么捕捉食物都不會,那真是個天大的笑話。
或許有人會說,成年金雕早就形成肌肉記憶,飛行和狩獵已經成為本能,怎么可能不會?
呵呵…..
所謂的肌肉記憶和本能,絕大多數情況下是無意識或者意識不強的情況下,才能主導軀體完成某事。
胡楊這段時間也一直觀察雄雕和雌雕的飛翔技巧,盡量學會它。
有時候擁有成熟思維是優勢,但某些時候也會變成劣勢的。
正如你成年人想要學會某種全新的語言,你需要下很大的功夫和努力去學,時間長不單止,還可能學得磕磕絆絆的。
但是小孩子呢?把他扔在那種環境下,他很快就學會了。
說的比你還溜。
小金雕學習飛翔跟孩子學習新語言很類似。
所以胡楊這只“笨雕”為了能夠更快更好的飛翔,必須下更多的功夫,付出更大的努力。
……………….
就在雌雕喂胡楊他們食物時,雕巢左側山坡某個大石下。
雄雕正在給尚未死去的小羊羔放血,并沒有偷偷吃掉。
原來金雕捕捉到大中型的的動物時,都會先飛到巢穴不遠的地方將之殺死、放血和剝皮,再帶回巢中。
他們不會就這么直接帶回巢穴中撕食的。
因為這樣會讓動物體內的鮮血從撕食傷口處流出來,流到搭建巢穴的松枝上、窩中的絨毛、皮毛和軟草上。
這樣極其容易滋生各種細菌和細小的螞蟻等生物,不僅對幼雕的成長不利,而且對于成年金雕的身體也有很大危害的。
畢竟誰知道會出現什么病毒和細菌呢?
所以,金雕每次捕捉到大型和中型動物,都會先在巢穴不遠處放血、剝皮再帶回巢穴中。
這就是胡楊看到雄雕抓著小羊羔飛回來,沒有直接落在巢穴中,反而飛到左側山坡上的原因。
另外他也沒察覺到天天吃著帶血絲的生肉,為何巢穴很少看到有血跡存在。
可能沒這個意識,也沒注意到這個問題吧。
等到小羊羔的血流干后,雄雕開始撕開羊皮,吞食里面細嫩的肉。
雌雕喂完胡楊他們兄妹兩,吃完旱獺后也飛了過來。
與雄雕一同食用這只小羊羔。
羊肉的鮮美自然不是灰兔、長尾黃鼠和旱獺等等所能比擬的。
雄雕和雌雕在吃的時候,露出愉悅的神色,很顯然對這頓非常滿意。
等他們都吃飽了,雌雕再次撕下一小塊肉飛回巢穴中,也讓胡楊他們嘗一嘗羊肉的鮮美味道。
練習許久的胡楊正趴在窩中休息,聽到雌雕飛回的聲音,疑惑的抬起頭。
忽然看到她爪中的鮮嫩紅潤的肉,露出驚喜的目光。
他想到這塊肉很可能就是從雄雕抓回來那只羊羔身上撕下來的。
頓時揚起腦袋叫了起來。
(我要推薦票、推薦票、推薦票........瘋狂明示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