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長尾黃鼠,不得不提一句,它真的很適合用來給小金雕練習狩獵技巧的。
至少對于阿拉套山的金雕而言是這樣的。
兩三千米高空上緩慢滑翔的胡楊仔細地搜尋地面上可能存在的移動物體,或者與周圍環境不一樣的異物。
搜尋了將近半個小時,東方殺蟒倒是發現一條,然而還沒等胡楊俯沖下去,它就鉆進洞穴里躲藏起來了,真好運!
要不再去旱獺群那里薅羊毛?胡楊有些意動,最后還是微微搖頭。
這十多天他時不時的跑去過去,都獵殺了五只旱獺,加上最初的那只,已經六只了。
再繼續下去,會對旱獺群的繁殖能力造成不可挽回的毀滅性打擊。
當然啦,這是他能在其他地方找到獵物。
否則的話,在食物缺乏的情況,胡楊可管不了那么多,自己都快活不下去了,那會管旱獺群的死活,先吃了再說。
將近一個小時的搜尋,胡楊終于在一處草垛邊緣發現了一只長尾黃鼠。
很快又發現了幾只,原來它們是一家子。
高空上的胡楊想了想,他放棄捕捉那兩只成年長尾黃鼠,將目標定在那些小的身上。
因為并不是以此作為食物,而是捕捉用來給小英訓練捕食技巧的。
生存經驗豐富的長尾黃鼠對初次練習狩獵技巧的小金雕來說并不是最佳選擇。
就像之前胡楊那樣,連續捕捉了好幾次才捉到。
后面這段日子,獵殺長尾黃鼠也有失敗的經歷,并非每次都成功。
所以胡楊選擇那些小的作為目標。
很快,胡楊如利箭那般俯沖而下。
雄長尾黃鼠發出“吱吱……”的警叫聲,并主動暴露自己的位置,想吸引胡楊追擊它。
為孩子爭取逃跑的時間和機會。
如果是一般的金雕,面對雄性長尾黃鼠的誘導,大概率中招。
甚至連胡楊都有點想獵殺它,只不過在行動前就制定好策略,在沒有大的變故之前,他不會輕易改動計劃的。
因此他按照既定計劃對著一只體型稍微大點的小長尾黃鼠伸出銳利的雕爪。
由于不是獵殺,而是活捉。
胡楊銳利的爪子并沒有如同利刃般刺入它的體內,而是將它摁在地上。
不管是人還是動物,面對這種情況肯定是拼命掙扎的。
可惜的是,它的反抗起不到絲毫的作用,兩者之間根本就不是一個重量級的。
胡楊迅速低下頭對著它的左后腿狠狠地一啄。
“吱吱……”
頓時,它面目猙獰,神色痛苦的嗷叫起來。
然而胡楊的雕目中波瀾不驚,沒有絲毫同情或者惻隱之色。
這么長的時間,讓他真正見識到了“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自然法則。
不再是以前那樣,只通過文字描述和紀錄片看到的,沒有切身體會。
也真正明白前世郭德綱說過的:“不了解事情真相,就勸你大度的人,趕緊離他遠點。”
啄斷了長尾黃鼠的左后腿之后,胡楊掃視一圈,就抓著它再次騰空而起,往神雕崖飛回去。
………………
補昨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