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漸漸深了,星空深邃而遼闊,星漢燦爛柔和,為大地披上一層美輪美奐的銀色彩衣。
在帝流漿金色氣團和星空瓊銀色星光的相互作用下,胡楊睡得很香很深沉。
忽然……
“咩……”
一聲憤怒中帶著些許霸氣的羊咩聲在“世界屋脊”雪區高原的可可西里深處廣袤的大地上響起。
一只體長2米,肩高1.2米,體重100多千克的,頭長黑色長角的雄性藏羚羊在對著星空嗷叫。
在金色帝流漿和銀色星空瓊的相輔相成作用下,它開啟靈智,啟迪智慧,回想起往日被無恥的人類偷獵者殘忍的追殺,身邊的同伴一個個倒在他們的槍口之下,憤怒和不甘充斥在它胸膛中。
打破生物進化禁錮的藏羚羊,并沒有被怒火沖昏頭腦,更沒有傻乎乎的跑出可可西里無人區。
相反在回頭望了眼身后高低起伏的丘陵和荒漠之地,轉頭就往更深處的雪山無人區跑去。
智慧,讓它懂得是與非之間的判斷,也可以作出對自己最有利的選擇。
或許強大之后再尋找人類麻煩也未可知。
………………
大興安嶺深處人類不曾達到過的地方,一棵樹干周長三十多米的擎天大樹,巨大的樹冠上覆蓋著一層薄薄的星光。
在無風的情況下,它輕輕的搖曳著樹冠,與周圍的樹木形成巨大的反差。
樹枝在搖擺,仿佛像一個得到新玩具的孩子,新奇而喜悅。
隨后開始主動牽引周圍的星光,但不久它就放棄了。
也許是因為當它主動吸收后,周圍的樹木不再有被星光照落而停止吧。
在靈智誕生最初的時候,是沒有善與惡之間的區別,一切遵循本心而行。
就像混沌時期,清氣和濁氣是融合在一起的,后來混沌破碎,它們才分離的。
清氣上升,濁氣下降,就跟善與惡辨別開一樣。
擎天大樹此時的舉動不正是遵循它本性嗎?
………………
古都長安某座禪寺中古老的銀杏樹,金黃色的樹葉在某個剎那間突然變成綠色,枝葉隨風飄舞蕩漾,彌漫著一股喜悅的氣息。
但很快,它再次恢復原本該有的模樣,低垂著身姿,金黃色的樹葉在秋風中緩緩飄落在地。
兩個僧人走了進來,踏著滿地枯黃的樹葉,拿著掃把就離開了。
銀杏樹再也沒有任何動作,仿佛之前所發生的一切都是幻像..........
古來的禪寺響起了陣陣呢喃的誦經聲,銀杏樹都聽了上千年,即便打破桎梏啟迪智慧,也如同一個老僧那般安然自得,獨坐云端看世間變幻,人間滄海桑田。
........................
星光瓊化作星光灑落在水天相接,一望無際,浩浩蕩蕩,深不可測的大海上。
在大洋深處某空域上,一團璀璨的星光在凝聚,比胡楊身上所包圍的更多更凝實。
一頭長達百米的藍鯨從深海中一躍而出,張開巨大的嘴巴將這團星光一吞而下,古老滄桑的魚眸露出了一絲欣喜和解脫之色。
龐大身軀重重的砸落在海面,掀起漫天水花。
無比眷戀的看著撫育它的大海,隨后緩緩的闔上雙眸,已然悄無聲息,緩緩的沉落在大洋最深處。
這是這頭活了無盡歲月的巨大藍鯨,早就擁有智慧。
即便它獲得無數帝流漿和星空瓊,但仍舊不足以支撐它打破生命限制的桎梏,再活出一世。
臨死之前,為了回饋養育它多年的大海。
于是用最后的生命牽引自由垂落的星光瓊,將之一口吞下,與己身強行融合,付出的代價就是它最后的生機。
仿佛感受藍鯨最后的依戀,大海掀起滔天浪花。
與此同時,緩慢沉下深海的藍鯨尸體竟然神奇般的快速腐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