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酒名為‘天醇仙’。
有潤養筋脈,洗滌腑臟雜質,凝化道臺之功效。
由千年雪山鼏泉之水作為底引,配方六百三十二株溫性藥草,釀至十一年,藏于極陰地窖。
王桐山珍藏了二十多年。
只有一壇。
今日也是特意取出,專門留給陳牧享用,此番殷勤不可謂不誠心,足見尊敬。
其他一些有地位的人,也紛紛上前敬酒。
無非是想在陳牧面前留下點印象,說不定往后會有機緣降臨。
“晚輩斗膽想請教一個問題,還望前輩解惑。”
在諸位修士推杯換盞之時,驀然有一道聲音不合時宜的響起。
大廳內陡然一靜。
眾人表情怪異。
發問的是一位身材臃胖的男子,四十左右,此時神情怯然,顯然內心是十分緊張的。
王桐山眼眸一閃,低著頭沒有吭聲。
其他人也都看向陳牧。
意味深長。
雖說在場之人都確信陳牧乃是修為高深的大佬,但終歸還是有那么一絲絲的疑慮。
更想親眼見識陳牧的真正實力。
當然,比武是不可能的。
太不尊重人。
所以唯有在修行一事上進行請教,從而掂量出這位前輩的真正實力。
臃胖男子突然提問,其實也是眾人早有計劃。
玩了個小心機。
“請教?”
陳牧一怔,問道,“請教什么?”
男子言語恭敬:“晚輩已在結丹期滯停了四年之久,始終無法更近一步,雖體脈淬新,卻無效果。
靈氣吐納也是正常,卻總覺有一山隔在丹田輸口,不得調和。
所以想請教前輩,可否給一條明路。”
說完,男子俯身而拜。
這個問題說大不大,說小不小,便是那些常年浸淫修行學術的大佬們也能給出理想答案。
畢竟每個人的體質天賦有異。
有些人甚至十幾年卡在筑基期而無法前進。
在場之人全都看著陳牧。
期待著他的解惑。
陳牧也是發懵的厲害。
老子一個普通人,你問我修行的問題,吃飽了撐的沒事干嗎?
當然,陳牧也不是傻子。
看到一些人的神情,心下明白了什么。
本想直接回答‘不知道’,但或許是酒喝的太多,一時腦熱,莫名有了一絲裝逼的沖動。
于是揮手道:“拿筆來!”
王桐山一愣,連忙示意侍女拿來紙筆。
眾人精神振奮。
翹首而望。
陳牧也不羅嗦,卷起袖管,持筆“唰唰”寫了四行字。
“好了。”
侍女忙上前舉起宣紙。
王桐山看到的第一眼時,暗贊一聲“好字”,隨后才細細品讀起來。
有人已經念出:
【咽津納氣是人行,有物方能造化生。鼎內若無真種子,猶將水火煮空鐺!】
大廳內一片安靜。
所有人的目光,牢牢鎖著侍女手中的宣紙。
如定格了一般。
他們的表情也從最開始的疑惑、到迷茫、到驚訝,到明悟,到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