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
“承恩不要這樣拘謹,你與朕相識快二十年了,朕命令你上前,朕想問你一件事。”
王承恩猶豫了一下,還是朝前走了兩步,再次俯身,恭敬道:“陛下請講,臣若是知道,必定知無不言。”
“你認為朕的朝堂如何?”
“臣不敢妄言,但臣以為......”
......
方恒看著隋廣的長篇贅敘,只感覺腦殼疼。
一切都有理有據,很完美!
而這只是理想情況。
隨著楊廣前兩次的征伐失敗,他的個人權威大降,而且國力的濫用,讓國內民不聊生,國內的怨念早已經鼎沸,楊廣不想著解決內憂,反倒孤注一擲的去賭國運,簡直是失了智。
但依著歷史上楊廣前期的性格,這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
國內的局勢,短時間解決不了。
而且兩次征伐失敗,導致中央的權威下降,地方反叛增加,其他前朝勢力也在這時候死灰復燃,關隴集團也開始圈地割據。
一切矛盾在這刻堆積爆發。
楊廣這一生,前期太過順風順水,導致他整個人無比的驕傲和膨脹,完全容不得失敗。
而接連征伐高句麗的失敗,讓他惱羞成怒。
最后。
他做出了這一個冒險的舉動。
賭國運!!!
他自信,自己只要整合力量完成,就一定能夠平定國內的一切動亂,撥亂反正,將隋朝重新帶上正軌。
他想要的是一舉定乾坤!
但其他人根本不會讓他如愿,從第二次征伐高句麗時的的楊玄感,以及山東地區接亂不斷的舉兵造反,這已經說明了問題。
然而......
楊廣直接視而不見。
這是他過度的驕傲自信導致的。
歷史上。
楊廣第三次征伐高句麗,其實是失敗的。
這次失敗,也讓驕傲的楊廣大受挫折,整個人從此一蹶不振,日益消沉。
最后徹底葬送了大隋!
在大學時,他曾經思考過,如果這次征伐大獲成功,楊廣的結局會不會有所變化,但在幾經推演后,他還是不得不承認。
大隋必亡!
李唐占據的優勢太大了。
楊廣最致命的失誤是自己親征,他將中央的控制權徹底交了出去,沒有人約制的李唐,一旦起勢,就無法抵擋了。
方恒看著隋廣的回答,猶豫了一下,還是決定回答。
隋廣就感覺跟他以前一樣。
對這個悲情的帝王還留有一些同情和惋惜。
而且。
按照當時隋朝的情況,楊廣若是不想著畢其功于一役,或許還真的能殺出一條生路,只不過很難很難。
尤其還是一位心比天高的帝王!
思索片刻。
方恒開始打字。
“你的看法太過理想,如果一切都按照楊廣的預想,一切自然如愿,但真相卻是這一次征伐,徹底動搖了隋朝的根本。”
“以至于數年之后......”
“大隋滅亡!”
“隋二世而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