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你招攬到了韓信或者李左車,你就要改變策略,重用章邯,盡量讓其來平衡軍中勢力,避免這幾人在軍中威望過高。”
“若是一個都沒有招攬到......”
“那就在軍中重新提拔一族,用以平衡章氏,秦國向來出將領,當年的白氏、王氏、蒙氏,這些都是例子。”
“現在軍中章氏獨大,那就再提拔一族,讓其分庭抗禮,同時培養自己的親信,嬴氏一脈,讓其不斷立功,最后實現互相牽制。”
胡亥目光微凝。
問道:
“那我該提拔那一族?”
“現在白氏一族早已沒落,而王氏王離難堪大用,蒙氏......在早前就已經被斬殺一空,雖有殘余,但已經難成氣候。”
“朝中已無將門之族!”
方恒微微一笑。
說道:
“我曾經也以為沒有。”
“但其實有。”
“那就是楊氏!”
“楊端和一脈的楊熊。”
胡亥眉頭一挑。
楊熊?
這個人他很熟悉。
這段時間天天都能見。
畢竟。
楊熊是練兵的副將,由尉繚子親自提拔任選的。
但......
他真的能行嗎?
胡亥問道:
“為什么是他?”
“他在歷史上很有名?”
方恒回道:
“......”
“不出名,而且一敗再敗。”
胡亥:
“???”
“那你還推薦?”
方恒目光一凝,認真的回復道:
“我也不是很清楚這個人的才能,但在《史記》上,他的評價為‘而大將軍材能不特章邯、楊熊也。’”
“他的能力在史書上是與章邯持平的。”
“所以。”
“我認為其能重用。”
“而且楊氏在軍中同樣顯赫,其又為楊端和之子,在軍中號召力不低,加之其族在秦軍中遍布廣泛,能大用。”
胡亥深吸口氣。
指尖輕輕的敲擊著桌面。
拿不定主意。
楊氏在朝中名聲不顯,自從楊端和病逝之后,楊氏就日益衰落,雖然在軍中還廣有人脈,但畢竟秦國是以功勛而論。
良久。
胡亥問道:
“楊熊的歷史戰績如何?”
“我想要知道全部。”
方恒:
“一敗再敗!”
“他與漢高祖劉邦先戰于白馬,落敗,再戰于曲遇,再次落敗,然后敗逃到滎陽,接著......”
“被你砍了。”
見到楊熊的戰績,胡亥臉都黑了。
就這戰績?
還敢用他來制衡軍中?
這不開玩笑嗎?
嬴亥:
“別鬧。”
“這戰績還不能說明問題?”
“楊熊不堪重用!”
方恒搖了搖頭。
楊熊真這么不堪重用?
自然不是。
光看戰績的確很差。
然而楊熊帶的只是一群老弱病殘,他面對的卻是劉邦的數萬精兵,雖然落敗,但卻是將劉邦的精銳大部分斬滅。
以至劉邦進入關中后不敢有動作。
更關鍵的是。
楊熊忠心于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