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奪接起電話。他知道胡允德應該是說明天文古堂清倉頭拍的事兒。
“德叔晚上好”
“好,小吳還記著明天的事情吧?”
“記著呢,謝謝章老和德叔給我機會長長見識。”
“又客氣。需要我明天捎你一程么?”
“不用了德叔,太繞了。幾點呢?”
“九點開始,上午場到十二點;下午場兩點開始,估計五點之前就結束了。這樣,你八點五十之前到文古堂,咱倆門口碰頭。”
“好。那明天見德叔。”吳奪也沒問太細,因為他不需要任何準備。
掛了電話,吳奪又看了看墨玉玄武印,想了想,查了一番資料。
他重點查的是這個“鴟夷子皮”,范蠡怎么會起這么個名字?就算當時要隱姓埋名,改個好聽的名字很簡單。
至于鴟夷子皮的本意,“鴟夷”就是酒囊,“子皮”就是皮子,連起來就是酒囊皮子。
這個名字很俗。
根據查到的資料,說法不一,畢竟,春秋時期的歷史能查證的很少。大多都是附會,牽扯到西施的,牽扯到伍子胥的,等等說法都有。
吳奪看得有點兒亂,也就不想深究了。除了范蠡本人,說不定其他的說法都是演繹甚至猜測罷了。
不過,吳奪倒是想到了一些老字號,比如狗不理包子,傻子瓜子,乍一聽也都是比較俗的,但是傳播度卻挺廣。范蠡號稱“商圣”,這個“鴟夷子皮”,簡直就是這種以俗致勝的老字號的鼻祖。
“鴟夷子皮”產生良好的廣告和品牌效應,成為“范氏財團”的代名詞,倒也挺有意思。
這幾天過得緊湊忙碌,明天還要去趕拍賣場,吳奪當晚收拾妥當之后,便早早上了床。
化肥現在就睡在臥室里的電腦桌之下,一人一狗一個房間,酣然入眠。
吳奪第二天到了府學街文古堂門前,一看時間八點四十。德叔還沒到,他便在路邊點了一支煙等著。
文古堂是個大店,上下兩層,仿古建筑。
府學街的兩側,規劃了一些機動停車位。吳奪看到,此時文古堂附近已經停滿了車,多是穩重型的。
所以,一輛紅色的寶馬Z4跑車,就顯得尤為扎眼。這車其實比周圍那些車要便宜,不說別的,Z4旁邊就停著一輛賓利添越呢。只是因為顏色和車型顯得扎眼。
不多會兒,就見胡允德走了過來,“小吳你早來了?附近沒地兒停車了,我去旁邊的地下停車場停的。”
“沒多久,一支煙還沒抽完呢!”吳奪笑著在旁邊垃圾桶頂的煙缸里滅了煙。
胡允德帶著吳奪到了門口,門口內側擺了一張簽到桌,桌后坐著一男一女,看著挺有職業素養。
胡允德拿出請柬,簽了字,又告訴他們,吳奪和他是一起的。
“他們請了拍賣公司的幾個人幫著操持······”胡允德側首低聲對吳奪說了一句;話沒說完,一個西裝革履的中年男就大踏步迎了上來。
“胡先生,久違了啊!”
“蘇老板氣色不錯啊!今天這陣仗也夠專業的。”
“祖宗福蔭,祖宗福蔭。”中年男看了看吳奪,“這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