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你覺得沒事兒我更沒事兒!”吳奪點點頭,“這古玩行里,哪有不接觸鬼貨的,先看看再說。他說哪里看?”
“他說就在他的箱子里,直接在攤子后頭看。要是跟著去別的地方看,我能這么有興致么?”常松應道。
“什么?攤主的膽子這么肥啊?”吳奪也是沒想到。
要是這樣的話,只要不交易,那真是屁事兒沒有了。怪不得常松極力慫恿自己。
“走吧走吧。”常松邁開了步子。
吳奪一邊走一邊說,“不會是假貨吧?打著生坑的幌子忽悠人。”
“所以我才來叫上你啊!借你一雙慧眼唄!同時呢,如果真是生坑,兩個人在,也比一個人周全。”常松嘿嘿兩聲。
“你可真行,原來早算計好了。”
兩人到了攤子前。
攤主瞅著得有七十了,頭發花白,方臉盤,皮膚粗糙,溝壑縱橫;他見常松回來,笑著說,“現在年輕人喜歡青銅器的可不多了。”
吳奪接了一句,“老爺子,真就在這兒看東西啊?”
“這有什么。安生的人啊,哪里看都安生;不安生的人啊,哪里看都不安生。你倆,就是喜歡而已,對吧?”
吳奪心道,人老成精,這老頭兒看人還真毒。
隨后,吳奪和常松繞到了攤子后頭。他這個攤子比較偏,右邊是墻,左邊有棵樹,樹左邊才是隔壁攤子。攤子后邊也是墻,不過和攤子之間有個一米的空地,吳奪和常松就蹲在了這空地上。
老頭兒順手打開身邊的銀色大行李箱,開口朝墻,自己側著身子又擋住了一側,吳奪和常松就在另兩側看。
這是一件青銅簋。
不大,口徑有個十三四厘米,高度也不到二十厘米。圓形,敞口,圈足,兩耳。簋腹帶獸面紋。
大面積綠銹,看著很自然。
簋是重要的食器,你像簋街這地方,一聽就知道是吃飯的地兒。簋也是重要的禮器,祭祀的時候,往往和鼎一起使用。
吳奪看不出能不能到西周,不過卻能看出,這應該不是現代仿品。
吳奪正要伸手試一試,常松卻先拿了起來,翻看底部,還有兩字銘文:
父丁。
這兩個字雖是金文,但常松稍稍一頓就認了出來。
因為他在文物局經常整理和匯總資料,青銅器上出現“父”“母”的幾率很高,他一般都認識。同時,天干十字“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也是經常出現,丁又不難認。
父丁,意思就是為他的父親鑄造的,他的父親叫丁。從丁上看,他父親估計在兄弟拍行中是老四。
常松放下之后,吳奪也沒再拿起來,直接就貼上了左手中指。
嗯?
確實不是現代的,但也不是西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