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奪看了看吳大志蒼老的容顏,心頭百感交集。
自打吳大志來了之后,不時就能借題發揮,耳提面命,吳奪雖說是年輕氣盛,卻也能體察他的苦心。
只是,他已經踏上了古玩珍寶之路,斷是不能半途而廢的。
“好,那就去麥記吧。”吳奪隨后便帶著吳大志去了附近的麥當勞。
接下來的兩天,吳大志沒再刻意提點。爺孫兩人白天出去逛逛景點,有時還去菜市場,晚上就在家聊會兒天。
周五一大早,兩人又出門了。
去天宮。
天宮是個鎮,位于齊州市的南部山區,每逢周五,有天宮大集,貨品以土特產居多,吳大志聽說之后挺感興趣。
天宮大集在齊州有一定名氣,依山傍河,就在省道邊上,熱鬧得很。
吳奪對于這樣的大集也挺感興趣,有些土特產挺好吃,比如柿餅、山核桃什么的;再就是,大集上也有些老物件,不一定是古玩,但看看也挺有意思。
兩人來到集上逛了起來。
在一對中年夫婦賣海棠果的攤子上,還擺著一個小柳條筐,里面堆了半筐銅錢。
吳奪一看,便在攤子前蹲下了。
海棠果通紅,銅錢帶綠銹,這紅紅綠綠的搭配還挺誘人。
這些銅錢都是他們家地里刨出來的,吳奪尋思著他們可能不懂,沒準兒能翻出個漏兒來。
吳大志見吳奪蹲下開始挑銅錢,笑了笑,問起海棠果的價錢來。
可惜,吳奪翻了半天,啥好玩意兒也沒翻到。
別看有不少宋錢,但都是存世量大的品種和版本。
走的時候,吳奪一個銅錢也沒買,吳大志倒是稱了兩斤海棠果。
兩人離開了攤子,吳大志開了口,“你知道淳化元寶佛像金錢吧?”
“那肯定啊,古泉奇珍,一枚都能到上百萬的價兒。”
“1988年,這玩意兒也這么擺在攤子上賣過,幾塊錢一枚。”
“啊?”吳奪應道,“這東西不是五臺山佛塔底下發現的么?”
實際上,淳化元寶佛像金錢的版本有很多種;最貴的版本,是宋太宗趙光義北征打下太原之后親自策劃、親筆御書鑄造的那一批,被供奉在五臺山的演教寺。
而后來的版本,是很多權貴跟著效仿鑄造的,除了金錢,還有銀錢。
吳奪聽吳大志這么說,那就肯定是供奉在五臺山的那一批。
“對。”吳大志點點頭,“佛塔倒塌之后,修繕之時清理塔基,挖出了一千多枚佛像金錢,結果被民工悄悄私分了。”
吳奪大致也知道這個情況,要不然,淳化元寶佛像金錢也不會流到市面上一部分。
“但是民工不識貨啊!”吳大志嘆道,“有人拿著這佛像金錢,到附近的集市上,三瓜倆棗的就賣了,甚至有的民工用來換毛巾香皂之類的日用品。”
“您知道得這么詳細哇?”
吳大志繼續說道,“收了貨的攤主,一開始是幾塊錢一枚賣,后頭漲價了,但也沒超過十塊錢。這期間,有粵省的游客買過,所以,有的佛像金錢又流到港島市場和國際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