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因別具美感而頗受追捧。
藝術就是這么讓人琢磨不透。
“剛卯的大小和這司南佩應該是差不多的,你那玉翁仲有多大?也是白玉的么?”吳奪問向羅宇澤。
羅宇澤點頭,“大小也算統一了,玉翁仲稍微長點兒,有三厘米多,不過直徑小;玉質嘛,也是和田玉的,不如陳叔這件司南佩白,但也算得上是白玉,脫青了。”
和司南佩、剛卯不同的是,玉翁仲是個人物形象。
現在很多古代陵墓前,都能看到高大的石翁仲。
翁仲全名阮翁仲,據說身高一丈三尺,勇猛無比,是跟著秦始皇混的;曾經帶兵守臨洮,嚇得匈奴嗷嗷叫。
翁仲死后,秦始皇為他鑄造銅像,立在宮門外。
后來就有了做翁仲像的習慣。
這種人,顯然具備辟邪驅災的神奇功效,于是漢代便開始做小小的玉翁仲,以為佩飾。
漢代玉翁仲造型,工藝也有“漢八刀”的特色。“漢八刀”不是只刻八刀,是一種工藝手法。漢代玉翁仲是直立狀,造型簡練優美,面部更是往往只用三道短陰線,以此刻出兩個眼睛一個嘴巴即成。
這種造型,直到今天,依然很受歡迎,玉器市場不難買到仿漢代玉翁仲造型的工藝品。
“我手上的玉翁仲算是撿了個漏兒,差點兒就出了!結果后頭又聯系上了一個有剛卯的賣家,今天陳叔還拿來一件白玉司南佩,這不是逼我湊成漢玉辟邪三件套么!”羅宇澤咧了咧嘴,露出一口白牙。
“你小子運氣好,這司南佩我也是剛得來的。這次來主要是配合寧先生,大件的東西我也不想帶。”陳永鈞接口,“我看,今天有可能不會有人再‘登臺獻藝’了,就等寧先生收尾了!”
話音剛落,羅宇澤就一指圓桌方向,“陳叔,話說早了,你看,有人要拿大家伙上去!”
吳奪定睛一看,居然是靜遠畫軒的老板盧遠方將一件東西擺在了圓桌上。
沒想到,他這次來,帶的不是書畫,而是一件瓷器。
其實這件瓷器也不算大,高度有個一尺左右。不過要是和羅宇澤剛收的指肚大小的司南佩比起來,那確實是大家伙。
這是一件蒜頭瓶。蒜頭瓶的造型,最顯眼的特征就是口部,像個蒜頭。其他的部位倒沒什么,一般都是細頸圓腹圈足。
這件蒜頭瓶的釉,是典型的鈞窯釉,以天藍和月白為主,兼帶幾處紫紅色的斑塊。
“我去,這蒜頭瓶造型很少見啊,還盤著一條蜥蜴么這是?”羅宇澤不由低呼。
主要是隔得遠了看不太真切,蒜頭瓶的頸部之下、瓶腹上部,的確凸起塑出一個類似蜥蜴的造型。而且“蜥蜴”的釉色是紫紅的,顯得更為突出。
這件蒜頭瓶被從盒子里拿出擺到圓桌上之后,瞬時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不待盧遠方開口,現場便安靜下來。
盧遠方便就笑了笑,“瓷器上我是外行,偶得之物,希望各位高手能指點一二。那就不多說了,各位先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