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一個黑釉香爐,年份不知。”葛亮立即應聲說道。
“不知?”羅宇澤一愣,“大概也不知道么?燒黑釉的朝代和窯口并不多。”
羅宇澤這一點算是說對了一半。
黑釉并不是燒得不多,而是作為主動追求的效果,出現得并不多。
所以價值高的就很少。
黑釉出現,并不是人為追求的結果,而是工藝出問題了,沒控制好,含鐵多了,直接給燒黑了。
早期瓷器技術不夠精良,黑釉或者類黑釉的瓷器是很多的,但也是主要作為日用器。
實際上,拿著一個黑碗吃飯,并不舒服。有人可能說,不對啊,我去日韓料理店,經常看到黑色的餐具,我還用黑碗吃過炸醬面呢!
吃一次兩次可能覺得無所謂,但是如果一年到頭都捧著個黑碗,那就很壓抑了。
所以,這種情況,一直在被嘗試改變。宋代的時候,黑釉就很少了;定窯和耀州窯出現過黑釉,但是在整個窯口所出瓷器中占比非常小。
后來技術提高,整個明朝,都沒有生產過黑釉的瓷器。
到了清代,康熙朝出現“懷舊”風,嘗試過黑釉,但也不多;雍正乾隆更少。晚清又多了起來,但也只是高仿以前的黑釉。
“大概也不知道,我也沒見,只知道沒款兒。”葛亮回答。
“黑釉香爐······”吳奪沉吟。
“噢,這個香爐是為了對應五行方位,北邊的供臺,需要黑釉香爐。”
“你自己用?這五種釉色湊齊也很難啊!”吳奪不由問道。
“對,自己用,我的店正在裝修,開張的時候別忘了捧場啊。”葛亮解釋,“不用湊齊五色,只需要一個。因為店門朝南,店里只有北墻邊一個供臺。”
羅宇澤笑道,“你這么講究啊?要是買不到黑釉老香爐怎么辦?”
“買不到老的就買新的唄,大不了定做一個。”葛亮也笑,“這東西的確很難碰,所以得到這個線索之后,我也沒細問,就先約好了。”
“先約好了你不先去,卻跑這兒來買剛卯?”
“貨主是個開飯店的,中午一般要忙到三點,所以就約了三點半。我是兩頭都安排妥了。”
“牛逼!”羅宇澤翹起大拇指,“那走吧。”
葛亮是打車來的,上了羅宇澤的車。
這是位于一條小街上的飯館,門臉不大,掛著個“回味香”的牌子。
他們三個到的時候,“回味香”門前一側,有個三十來歲的長發男子居然就坐在折疊椅上,正在彈吉他。
而且邊彈邊唱:
你總是吐槽一道菜的價錢
卻不知我的食材是多么精挑細選
也不知我洗菜洗了多少遍
干不干凈你嘗不出不同口感
吃的那些殘留超標物卻已將你的身體改變
我告訴你這么多
如果你還是不喜歡
那么我只能說請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