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還是沒補。
但是,皇上交辦的差事,他可以說你不能補就不補,你卻不能辦事不力。
所以,唐英雖然沒補,卻照著這只成化斗彩天字罐做了三對高仿!
這些東西一并上呈給乾隆的同時,唐英也寫了一道奏折:
“······天字蓋罐系屬成窯,迄今年久,火氣消退,若將缺釉之處補色,必須入爐復火·······仿照原罐款式大小,造成三對······”
這個奏折比較啰嗦,總之就是這沒法補,補了肯定出事兒,但這并不是我水平不行,不信皇上您看,我可以仿照原品,做出三對高仿來,瞅著可以吧?
乾隆皇帝看了奏折,批了一個字:覽。
這事兒結束了。
不過,史料上卻并沒有說這三對、也就是六只唐英高仿的成化斗彩天字罐,分別都到哪里去了。
史料上沒說,現實中出現了。
吳奪今天見到的這一只,就是唐英高仿的六只成化斗彩天字罐中的一只!
如何輾轉流傳的不得而知了,但能完好保存到今天,實屬幸事。
這一件高仿,自然無法和成化斗彩天字罐的真品相比,但是一百萬,那肯定是個漏兒!
這樣的東西,黃微看不懂很正常,一般的店主看不懂也很正常。甚至,就算胡允德看不懂,那也不稀奇。
因為這上面,畢竟沒留下唐英的名號,同時又和其他乾隆官窯仿制的成化斗彩天字罐不同。
想到這里,吳奪不由長嘆一聲:什么時候,自己能擁有這樣的眼力啊,不需要“聽”就能看出這是乾隆官窯與眾不同的高仿!甚至能認定是唐英的手筆!
不過想想唐英,吳奪居然又釋然了一些。
那位大名鼎鼎的唐英,快五十歲了才就任督陶官,之前是個門外漢,不一樣成了瓷器圣手嘛!
自己有如此強大的“聽力”,加以持之以恒的努力,未必實現不了想象中的眼力!
吳奪剛回到家里,胡允德的電話就來了。
“小吳啊,你這是干嘛?讓你來,就是相信你的眼力,你覺得值得收,那就用店里的錢嘛!鑒定師和店面人員不一樣的。”
“德叔,主要我不是還沒有正式入職嘛!”吳奪應道。
“那你如果真喜歡,店里的黃微已經拒絕了,你完全可以自己收了。”
“這是人家送到大雅齋的東西,我這么干不就理虧了嘛!”
“我聽黃微說是清中期民窯精仿成化斗彩天字罐,這樣的東西,哪能值得了一百萬?”胡允德問道,“到底是什么好東西?你放心,你要真喜歡,就算你的。”
“德叔,要不還是明天你自己看看吧,到時候咱們再交流。如何?”
“好吧。今天確實比較忙,明天上午沒事兒。”
“德叔,關老爺子的事兒很棘手么?”吳奪順口問了一句。
“嗐!棘手不棘手的,要看章老愿不愿意出力了。我已經在開車回家的路上了。明天見面說吧。”
“好,德叔再見。”
胡允德就手摘下藍牙耳機,微微一笑,“這小子,還挺有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