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只尊粗頸垂肩圓腹圈足,一對透雕的鹿頭耳,畫片是折枝花果;青花枝葉,釉里紅石榴,頸部還環繞著青花壽字紋。
攤主也是個老者,約莫六十歲上下,不知道他之前喊的什么價兒,但是現在已經降到了三十萬,而買主老者想十萬拿,正僵著呢。
圍觀者議論紛紛,大部分都說是乾隆民窯的精品之作。
吳奪就這么看了看,大致也覺得是乾隆民窯,確屬精品。
在如今的古玩市場上,能碰到這樣的大個兒的乾隆民窯精品,已經是很不容易了。至于所謂在地攤上撿漏官窯的事兒,倒不是不可能,只是就像看別人中彩票一樣,自己老是中不了。
不過,這攤主的“三十萬”,確實是高了,一對還差不多。
但是不管買主怎么說,攤主落到三十萬就死活不落了。
吳奪旁邊一個中年男子微微一笑,“這是搞‘預展’呢。”說完便晃悠悠走了。
他所謂的“預展”,意思是這東西壓根就沒想今天出,而是先在圈子里預熱一下,回頭估計會送到市場的哪家店里賣。
吳奪又看了一會兒,也覺得是這么回事兒,便也走了,繼續往前逛。
今兒也不知是怎么了,沒走兩步,就又看到一件東西。
這是一個青瓷蓋盒,不大,直徑不過七八厘米。盒形是圓的,沒什么特別之處,吸引吳奪的,是蓋鈕。
這蓋鈕居然是一只小狗!
坐著的小狗,肥嘟嘟的,這簡直就是化肥的小塑像嘛!
吳奪看到這件青瓷蓋盒的時候,它正在一個男子手上,對攤主說:“五千吧!”
攤主卻連連擺手,“八千已經最低了!”
最后價兒還就是沒談攏,攤主咬死八千不肯落了。
男子放下蓋盒,早有準備的吳奪就給拿了起來。
這應該是龍泉窯的東西,只不過,吳奪適才還判斷不出具體年份。
龍泉窯的名氣很大,跨度很長,是華夏歷史上存續最長的窯系。從三國算起到清代結束,歷時一千六百年。
在龍泉窯系漫長的歷史中,最鼎盛的時期和最高的品質,出自南宋。南宋龍泉,也是如今市場上最貴的。
不過,這件蓋盒,顯然不是南宋的。
以吳奪的眼力,也能看出不是清代的。又參詳了一會兒,從釉來看,似乎也不是明代龍泉;這件釉色有點兒粉青的感覺,再結合開片,很可能是元代的。
吳奪拿在手上,一邊想一邊就“深入”了解了一番。
中了!
果然是元代龍泉。
這件蓋盒雖然不大,稱之為精品也有點兒勉強,但年份可以,釉色不錯,而且這樣的小狗蓋鈕不多見,所以,一兩萬肯定能值。
吳奪又嘗試搞了搞價,攤主依然不松口。
那就八千拿了吧,哪怕沖這個“化肥”蓋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