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二十萬給您算了。”吳奪哈哈大笑。
邱不落也哈哈大笑,“我還用嘉慶官窯的大碗吃過面條兒呢!那是九十年代的時候,我去山西出差,吃完面條就把那碗給收了,一共才花了二十塊錢。”
“二十塊?”吳奪有點兒無語。即便是九十年代,二十塊錢買個嘉慶官窯大碗······
邱不落擺擺手,“這東西你可以放到咱們店里賣啊。”
“再說吧,我先自己熱乎會兒。”吳奪點點頭,“剛才就是跟您開個玩笑。”
邱不落也點點頭,從衣兜里順手摸出一件東西放到桌上,“來,看看我這件青花。”
吳奪定睛一看,是一件尺寸偏大的青花瓷鼻煙壺。
畫片是風景,仔細一看,一面是黃鶴樓的風景,另一面還有兩句詩: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詩旁還有落款:乾隆年制。
吳奪尷尬一笑,“邱老,這東西肯定不是乾隆的啊。”
吳奪說話的時候還沒細看,但這東西不需要細看就知道不是乾隆朝的東西。
因為乾隆叫弘歷,得避諱。“乾隆年制”的青花鼻煙壺上,不會這么明睜大眼地寫“歷”字。
最起碼得有個缺筆什么的。清代的科舉考試,要是有考生忘了在皇帝名諱所用的字上缺筆,那基本就別想被錄取了。
“那肯定啊,哪能不避諱?在清代,不要說皇帝名兒了,我這個姓,因為孔夫子的名兒,還給多加了個耳朵!”邱不落擺擺手,“我讓你看這工藝如何?”
邱不落姓邱,而在清代之前,都是姓丘的,結果到了清代,為了避諱孔丘孔圣人,姓丘的不能用原姓,一律加右耳改成“邱”。
直到民國了,才有人又給改了回來。但有人改,有人沒改,就出現了兩個姓,實際上,丘和邱同宗同源。
清代有很多避諱要求,乾隆皇帝名字中的“歷”字,肯定不能在乾隆朝這么堂而皇之地寫在這樣的瓷器上。
吳奪先是仔細看了看,這胎釉和青花發色,確實和乾隆青花很像,而且是和乾隆官窯青花很像。
但這肯定不是乾隆時期的東西了。
同時,吳奪啥也沒聽到,這說明,這鼻煙壺做出來,肯定在二十幾年之內。
“工藝是不錯,仿乾隆很到位。但是邱老,這東西頂多也就是二十來年吧?”
“果然有眼力!”邱不落點頭,“正好二十年!”
“這?”
“這是我做的!”
吳奪大吃一驚,“您還會制瓷?”
“怪我,沒說清楚。這是我當年去景德鎮,和一位瓷器大師的合作完成的。這畫是我畫的,字是我寫的,但是制胎,調和青料,還有上釉、入窯,都是人家來的。”
“嗐!那您應該說‘這是我畫的’!”吳奪笑道,“不過,瓷器上寫字畫畫,很不容易,您這功底很深吶!”
“我當年就是美專畢業的,也學過瓷板畫。”邱不落接口道,“我祖籍武漢,所以做了個這么個鼻煙壺自己玩兒。”
“我還以為您要考校我呢,結果您在跟我談情趣!”
“我考校你干什么,你能當鑒定師,肯定有兩把刷子。再說了,不用我考校,今天周六,斷不了有人送東西來。”
吳奪點點頭,接著問道,“邱老,是不是周六送東西來的最多?”
“一般是這樣,還有人是從赤霞山早市抓了貨掉頭就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