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老板,我真是沒聽說乾隆朝有叫周芷若的竹刻名家。”吳奪剛才已經“聽”明白了,也覺得孫鴻根本沒意識到這件竹刻筆筒的價值。
孫鴻的店里,雖然東西很雜,但他還是對瓷器和玉器相對擅長,別的東西,不能說不懂,但也都是個皮毛。而且,這筆筒,是收貨搭來的,他沒當回事兒。
最關鍵的是,他老覺得吳奪是看上了盤子,卻拿下邊的筆筒說事兒。
“乾隆時期,各種工藝品類,都很繁盛;碰上不知名的竹刻工匠,很正常嘛!這個名字不錯,很有韻味,沒準兒還真是個女雕刻師呢!至于和后來的武俠人物重名,那也不算稀奇。”
“既然不知名,那這個筆筒給個最低價吧?”吳奪接口。
“小吳先生,咱就別墨跡了,我這人最痛快,這么著,你不是喜歡這個筆筒當架子么?你要是買了這個盤子,筆筒我送你了!”
吳奪微微沉吟。
他心想,如果不要盤子,執意單買筆筒,可別再驚了這個孫老板!再去琢磨筆筒,琢磨出來,那就麻煩。
現在孫鴻應該是覺得自己想要盤子卻借筆筒說事兒。
“孫老板,關鍵你這盤子要價太高啊,我看,也就是兩三萬的東西。”
“說笑了不是?這可是官窯!如今晚清的官窯勢頭很猛,因為再往前的,市面上難碰了!這盤子你六萬買了,我保你五年之內就翻個跟頭!”
“三萬吧,順帶搭個筆筒。”
“我這人,就佩服有眼力的!這么著,我不賺你錢了,五萬,咱們交個朋友!”
孫鴻叫這口五萬,吳奪接著又講了講,卻講不下來了。
這個時候,店里又來了兩位客人,吳奪一看,得,拿下吧!
貨款兩清,吳奪將裝了盤子和筆筒的兩個錦盒裝進塑料袋,拎著繼續看了看,再沒有看到合意的東西,便就此告辭,出了鴻古齋。
五萬買了這個盤子,不能說虧,但也買得偏貴。
但搭的這個筆筒,那可就賺大了!
周芷若不是周芷若,而應該是周芷巖!
周顥,字晉瞻,號芷巖,生于康熙年間,卒于乾隆年間,清代嘉定派竹刻大師。
若說明代最著名的竹刻大師,首推三朱;那么在清代,大師級的人物,前有吳之璠,后有周芷巖,最負盛名。
而且,周芷巖擅長畫竹,他的竹刻作品中,帶竹的,往往價值要更上一個檔次。
不過,吳奪之前只知道明代嘉定三朱,甚至還聽說過三朱之后嘉定第一竹刻高手吳之璠,卻并不知道周芷巖,否則也不會為“周芷若”納悶半天。
竹刻畢竟是古玩中的小項。
所幸,孫鴻也不知道。
但是,吳奪“聽”到的內容,除了年份,周芷巖的名字,還有一句:二百余年,首屈一指!
也就是說,從周芷巖往后,到現在這二百來年,他是水平最高的!
既然如此,就算之前沒聽說過,那也得毫不猶豫地拿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