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件事情,李天風對小滿也不曾說過,小滿在一旁也聽得入迷了。
李天風繼續說:
“吳鏑接口道:當然不會只此一句。老關,我不上手,沒有輕視任何人的意思,因為這件康熙琺瑯彩,只有不遠不近地看,才能抓住重點!”
吳奪心道,如果這樣,那就是鑒定康熙琺瑯彩的秘訣啊,這能輕易說出來么?
“吳鏑只說了八個字。”李天風深吸一口氣。
“哪八個字?”
“多爾門油的層次感。”李天風笑看吳奪,“你懂么?”
“不懂。”吳奪如實回答,“清三代宮廷琺瑯彩,對一般人來說,可望不可即;我了解過不少理論知識,但也不清楚這個多爾門油。”
“嗯,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李天風點點頭,解釋道:
“琺瑯彩瓷器,是從康熙朝開始有的,琺瑯彩那時候叫洋彩,因為彩料是進口的。也就只有康熙一朝的琺瑯彩,用的都是進口彩料。后來雍正朝自主研制出了彩料配方,就不再單純使用進口彩料了。”
“琺瑯彩和其他彩料不同,調制,要用油。康熙朝的琺瑯彩,用的油也是進口的,叫做多爾門油。這是當時的一個音譯,本質是一種木油,但是具體是怎么調制的,我也沒查到資料。”
“康熙琺瑯彩瓷器真品,正因為多爾門油的使用,會呈現一種特殊的層次感。”
“你記住,這種特殊的層次感未必比國產料美上多少,雍正自主配方的琺瑯彩甚至評價比康熙琺瑯彩還高;但是,這種特殊的層次感,卻可以作為鑒定的依據。”
“噢!原來他不遠不近地看,就是為了能看明白這種特殊的層次感,并不是托大!”吳奪恍然大悟。
“對。不過后來吳鏑還是上手了,他的認定,是民國的高仿。”
“一般來說,民國高仿清三代琺瑯彩,著彩的透明度、光澤度都比不上真品,有些晦暗,甚至有一部分會用粉彩料仿制,所以鑒定并不難。”
“但是這一件,所用彩料極為上乘,而且工藝精湛至極,唯一的漏洞,就是調制的油與多爾門油還有差距,燒成之后彩料的層次感稍遜一籌。”
“這個稍遜一籌,其實只在毫厘之間。但,正所謂失之毫厘,謬以千里,在吳鏑看來,就此露出了狐貍尾巴。”
吳奪聽完,不由皺了皺眉,“就連關知魚老爺子都被蒙了?”
“這里頭,其實不光是眼力的問題。”李天風解釋,“吳鏑是華清大學化學系的高材生,這個你爺爺告訴過你吧?”
吳奪點頭,“說過,他是當年東山省理科探花,考上了華清大學化學系。”
“所以啊,他對這種油料的化學反應格外敏感!”
“我明白了。之前您說的那個土蜘蛛十六,也是搞化學的,是青銅器做銹的高手;我鏑叔之所以能認定三羊罍那么快,也和他的化學專業有關系!”
“對。”李天風點點頭,“不過,當時吳鏑說了之后,關老爺子雖然也隔著一定距離觀察了一陣,但卻沒有立即表態,只說同意暫時中止交易,要進一步鑒定。”
“嗯,這是常規路子。”吳奪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