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木的煙桿和黃銅的煙鍋的做工也不錯。看起來,這應該就是原裝的一套。
吳奪順帶也就聽了聽,沒錯兒,就是清末同治時期的一根老煙袋桿兒,而且還是京城老字號的精工。
如果價錢合適,這一根老煙袋桿兒,其實還是可以收的。
吳奪看了看何雙友,他還在認真研究這一套玉劍飾。
這套玉劍飾很全,標準四件:劍首、劍格、劍珌、劍璏。
玉劍飾一般是鑲嵌件,固定在劍身和劍鞘上,起到美化的作用。現在通常叫玉劍飾,古時稱為“玉具劍”;大概春秋時期出現,戰國到兩漢就很流行了。
這一套玉劍飾,四件玉質是一樣的,青中泛黃,略透,像是岫玉大類的東西,上面還都帶著白色的小片狀和點狀的沁。
劍首是裝在劍柄頂端的劍飾。這一套玉劍飾中的劍首為圓形,直徑5厘米左右,厚度1.5厘米左右,雙層紋飾,外層是谷紋,內層則為十字卷渦紋。
而劍格則是長方扁形,長度在7厘米左右,寬度在3厘米左右。這是固定在劍柄和劍身之間的護手上的。
剩下的劍璏和劍珌,都是固定在劍鞘上的。
劍璏是長方形,略帶弧度;長度在9厘米左右,寬度在5厘米左右;中間方孔,一端帶“鉤”,可以固定在劍鞘上,同時便于懸掛在腰帶上。
而劍珌則大概是個梯形,最大寬度在6厘米左右,高度在5厘米左右。劍珌是固定在劍鞘尾端的。
這套玉劍飾有四件,何雙友一件一件看,又看得細,比較慢。
吳奪一想,干脆先問問這跟煙袋桿兒吧,“兩位先生,這煙袋桿兒,價錢上和哪一位談?”
這兩個中年男子,身材差不多,長得也有點兒像,不過一個平頭一個分頭。
這時候分頭開口了,“我倆都商量好了,我是哥我說吧,這根煙袋桿兒,少了二十萬不賣!”
“什么?二十萬?”吳奪被晃了一下子。
這玩意兒就算是清末的老物件,做工也不錯,可連工帶料加年份,撐死也就是兩三萬的東西,這還得賣好了。
“對!”平頭弟弟接著還跟了一句,以示肯定哥哥的說法。
之前黃微和魏風根本就沒看上這根煙袋桿兒,連問價都沒問。
“怎么這么高?”吳奪皺了皺眉。
“這里頭,我得給你說道說道,這可不是普通的煙袋桿兒,這是清代的!”分頭說著,抬抬手,吳奪一看,便把煙袋桿兒放到桌上了。
“嗯,我看也是清代。”吳奪放下的同時,應了一句。
“年份確定了,還有個名人的事兒哩,這可是紀曉嵐用過的煙袋桿兒!”分頭拿起煙袋桿兒,還學了個鐵齒銅牙電視劇里紀大煙袋的經典動作。
吳奪哭笑不得。這都哪兒跟哪兒啊!
紀曉嵐活了八十多歲,人生橫跨雍正、乾隆、嘉慶三朝,主要活躍在乾隆時期;可這煙袋桿兒,卻是同治時期的!
“您怎么知道是紀曉嵐用過的?”